2016-05-09 21:28:34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6次
随着心脏起搏器或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植入数量的增加,对这些患者的随访和程控负担也越来越重,而家庭监测系统可随时随地完成连续监测,尤其对无症状临床事件的发现更具优势,那么这种系统是否准确可靠?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浙江省海盐县人民医院的两位医生进行的研究表明,家庭监测系统还是安全可靠有效的,通过其传输的信息有助于及时调整监控参数,尽早治疗心律失常。
研究显示,在33 例植入起搏器或ICD患者中,家庭监测系统数据传输的成功率为97.4%。共发现异常事件89 次,其中疾病相关事件73 次(82.0%),系统相关事件16 次(18.0%)。各类报警事件所占比例见图1。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门诊随访,家庭监测系统发现异常事件的时间均早3个月。
但研究中家庭监测系统仍有2.6% 的信息未成功传输。研究者认为,主要由于患者对家庭监测系统的了解不够所致。其中,使用不当占48.2%,住院占22.9%,外出占21.7%,主观拒绝使用占2.4%,无联系方式或联系不上占4.8%。
为此,研究者认为,需要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对家庭监测系统的认识,加强对患者宣教,提高患者接受度。
此外,在该研究中,有14.3%的患者在随访期间至少记录到1次房颤,而其中60%以上的患者并无房颤史,这提示,起搏器植入患者中合并心房颤动者比例较高。
该研究共纳入33例植入有家庭监测功能的心脏起搏器或ICD患者,其中双腔起搏器28例,ICD 4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CRTP) 1 例。植入后 3 个月和6 个月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常规诊室随访,并与家庭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来源:弓旭东, 蒋峻. 植入带有家庭监测系统起搏器33 例患者的临床随访结果. 中国循环杂志, 2015, 30: 1178-1181.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5》就是这样一本书。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146、010-8839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