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3 08:26:23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1次
医学影学界对3D心脏打印存在一些质疑,如步骤繁琐、费用昂贵,甚至打印的必要性等。但外科医师对3D打印普遍持欢迎态度,认为这是目前诊治复杂先心病最好的模型工具,能够帮助外科医师实现治疗方案上的“量体裁衣、度身定做”。阜外医院近期报道了多例3D打印指导心脏病治疗情况。
1、指导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手术治疗
比如一个男性9岁男孩,出生后发现心脏杂音9年,双向Glenn术后8年。
患儿出生后即有心脏杂音及口唇发绀,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1岁时行双向Glenn手术,术后发绀好转,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相同,本次行根治术。
2014年10月21日行室间隔缺损修补和Glenn拆除术。术后恢复顺利,复查心血管造影示,DRT术后,心室与大动脉连接关系恢复,肺脉瓣下狭窄解除,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已修补。3D印心脏模型示DRT术后的两个大动脉的空间位置、心室血管连接关系的恢复情况及左、右冠状动脉的重建情况良好。
2、指导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介入放射科郑宏教授带领的团队,打破下腔型房间隔缺损不能行介入治疗的禁忌,成功地对一位这样的患者进行了封堵术。这也是继2014年9月以来的第三例成功案例,而他们的秘密武器就是3D打印术。
在过去两年里,该团队还完成国内首例“3D打印指导下法洛氏四联症术后合并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介入治疗”和“3DP技术指导采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介入治疗下腔型房间隔缺损”。尤其是后者,更是全球首创。
3、指导TAVI手术
阜外医院还顺利完成首例3D打印技术引导下的TAVI手术(全称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并向国际会议PICS-CSI Asia 2016进行实时转播。
吴永健教授介绍,他们在术前通过Materialise Mimics专业3D影像处理软件对患者的心脏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打印,复制出和患者一模一样的动脉根部模型及病灶钙化点。
医疗团队进行术前模拟,并通过模拟中的球囊扩张情况获取钙化点位移情况以确定瓣膜的精确置换位置以及瓣环型号的选择, 以进一步提高TAVI手术成功率,这也是运用3D技术的另一重要原因。
来源:
刘坤,吕滨,郑哲等. 三维打印心脏病模型指导诊治复杂先天性心脏病3例. 中华心胸外科杂志.2015;31:436-438.
刘坤,吕滨,郑哲等.心脏三维打印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中华放射学杂志.2016;51:68-69.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146、010-8839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