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5 09:25:26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9次
创新的,永远是最吸引人眼球的。而日前召开的国际心血管技术和产业创新峰会上,“创心”心血管诊疗技术与器械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中有几项创新,很是“亮瞎眼”。
最成熟的创新:瞬间止血的人造血管
研发者:阜外医院 欧阳晨曦
在创意大赛的演讲中,“三层仿生小口径人造血管”的一段试验视频让人印象深刻:插在人造血管上的针头末端汩汩地向外冒着血,而拔出针头后,没有任何措施,针孔位置再没有血液外渗。
欧阳介绍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以人体自身小动脉结构作为参照的人造血管,与以前普遍采用纯纤维材料或某种高分子材料组成的人造血管相比,该人造血管具有三层结构的更接近于人体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由于弹性更好,在针头插拔过程中能够自动止血,试验中2000次穿刺不会降低血管的力学表征。
而这一特点使得手术操作更容易,如用于血液透析患者还可缩短通路成熟时间。此外,该人造血管还具有口径更小、生物相容性更好、抗凝血性更好等特点。
现在经过前期大量的研究和试验,研发团队正在积极筹备明年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因此这也是本次大赛上最成熟的创新。
最有中国味的创新:能捕捞支架的“筷子”
研发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 张凌云
在动脉瘤尤其是颅内动脉瘤治疗中,弹簧圈手术已成为一种常用微创治疗方法。但术中栓塞弹簧圈脱出堵塞血管,是所有术者都会感到棘手的危急情况,其发生率为2%~6%。尽早取出异物是最佳处理方式,但目前尚无理想解决方案。
受中国传统餐具筷子的启发,张凌云医生设想借助磁性材料和筷子理念,设计末端磁性的双微导丝捕捞系统,在血管中像筷子一样夹住脱出弹簧圈,以解决这一问题。
他表示,他最初突发奇想决定做个特殊的“筷子”。有了初步想法后,就和同伴们在淘宝上找到了理想中的材料,作出实物模型,在动物实验中初步证实了这个想法的可行性。虽然今后不断改进、磨合的过程还会很长很曲折,但如果能让中国的“筷子”在血管中走向全世界,想想都觉得有意思。
最简洁的创新:会“套环”的双导丝
研发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夏妍
在经皮冠脉介入术中,有15%的病例需应用双导丝技术处理复杂病变,其中有2‰的支架脱载发生率。在临床上,在狭小的血管腔内同时置入两根导丝,不仅要面临更多损伤血管内壁、穿透血管等并发症的风险,还要小心防范导丝互相缠绕。
研发者将其中一根导丝顶端回弯焊接,形成圆环状,以此套在另一根导丝上。这一创新有助于解决介入手术中两大临床实际问题:优化双导丝使用过程,发挥双导丝技术处理复杂病变事半功倍的效果;防治支架脱载,端孔能确保支架不脱离导引导丝,既能减少支架脱载风险,又能有效取出脱载支架,在取出支架后还能继续手术。
端孔导引导丝结构简单,成本几乎不增加,生产过程也不会太复杂,为此在会议现场获得一片好评。
除了上述三个新创造,其余选手的介绍也各有精彩,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孙韬医生设计了高效心肌注射器,希望提高干细胞移植效率;深圳市人民医院李启洋为简化溶栓操作设计了串珠状偏心球囊溶碎栓一体式导管;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张健等研发了无创的皮外颈动脉窦按摩降压装置……
当然,优秀的创意和临床创新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正像本次会议上,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心脏病学教授、ICI共同主席Chaim Lotan所说:创新是复杂的,创新更是需要团队的。
为了帮助我国心血管领域青年医生顺利创新,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葛均波院士发起成立了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该俱乐部成立的目的就是“打造以医生为核心的创新生态圈。”如果哪位医生也喜欢异想天开做些小创新,这里或许会有很多好经验和好伙伴。
来源:改编自健康报,原文题目——待转化的 “心”创造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