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6 19:30:55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7次
阜外医院蒋世良教授在本刊发表述评称,我国介入治疗膜周部室缺已跻身国际前。2009-2014年中国大陆共完成3万余例室间隔介入封堵治疗,其中99%的封堵器材为中国制造,目前全球已有80多个国家在应用中国生产的封堵器。
赵世华教授也曾在本刊撰文指出,与支架置入术和射频消融术这些“舶来品”技术不同,先心病介入治疗模式的建立及技术创新当属国人,其数量也遥遥领先于欧美国家。
1988年,从首例介入手段成功治疗室间隔开始,多种不同类型的封堵器陆续应用于临床,但由于膜周部室缺的局部解剖结构较复杂,介入治疗一直踟蹰不前。
2001年,美国开发研制出一种腰部长度为1.5 mm的封堵器,但由于这种封堵器由于并发症较高,最终也未能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批准。
2001年,秦永文教授研制出的封堵器腰部过短,封堵后两盘之间的张力过大,可压迫邻近传导束导致房室传导阻滞。但之后国产膜周部室缺封堵器通过不断改进,扩大了临床使用的适应证,提高了成功率,而且降低了迟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的发生率。
2013年AHA年会上,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杨剑等报告的研究表明,介入治疗膜周部室缺与外科治疗均安全且疗效好,但介入治疗后不需要入ICU观察,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医疗费用低,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快患者容易接受等诸多优点。
图1 中国研发的封堵器
国内封堵器的制造仍在不断发展。比如为减少镍离子在人体内释放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有厂家专门采用烤瓷及派瑞林涂层,烤瓷封堵器已远销全球数十个国家。还有企业在研发可吸收(降解)的膜周部室缺封堵器。
蒋教授认为,3D打印是近年来较火的一种高科技制造技术,随着其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和提高,相信未来也可用于膜周部室缺的介入治疗中。
来源: 蒋世良.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发展前景. 中国循环杂志, 2015, 30: 1137-113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