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7:11:04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0次
近十多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和因AMI 造成的死亡率逐年递增,院内死亡率没有明显降低。各级医院对AMI 救治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再灌注治疗率仍不乐观。
从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登记(CAMI Registry)13470 例首次进入研究医院的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进行分析发现,发病12 小时内到达医院的患者比例分别是省级医院75%、地市级医院71%、县级医院69%。
此外,省级医院16%、地市级医院20%、县级医院20% 的患者发病1 天后才到医院就诊。
另外,省级医院19%、地市级医院11%、县级医院11% 的患者呼叫急救系统,通过急救车到达医院,而平均80% 的患者是自行或家人帮助前往。
省级医院30%、地市级医院47%、县级医院56% 的STEMI 患者未进行再灌注治疗,即使在发病12 小时内及时到达医院的患者中,仍有分别,省级医院17%、地市级医院30%、县级医院40% 的患者未得到再灌注治疗。
分析12 小时内到达医院的这些患者中未进行再灌注治疗的原因,除了有禁忌证、症状缓解或心电图ST 段回落之外,主要原因包括:患者或家属因担心风险而拒绝(占18%)、患者因经济不能负担(8%)、医生未能及时明确诊断、医生主观认为已过再灌注治疗时间窗(10%)等。
综合未行再灌注治疗的原因,大小城市急救及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许多患者发病后到医院比较晚;求助于急救车的比例较少;患者对再灌注治疗的获益认识不足,过于担心风险;不同级别医院医生的诊断水平有差异;不同医生对紧急再灌注治疗时间窗的理解及对再灌注治疗获益风险的认识不够,可能也有医患关系的因素掺杂在内;中国各级医院AMI 救治存在明显差异,县级医院再灌注率更低。
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改善医疗质量的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从患者层面,要加强患者教育,一有症状应立即紧急就医、呼叫急救系统、就近、或最好能到可进行再灌注治疗的医院、了解再灌注的获益;
2.社会公共服务层面要完善急救及紧急就医转运系统;
3. 医疗体系方面,一要提高医生临床技能,仔细识别诊断,评估获益风险、积极再灌注;二要医院卫生部门管理层面建立完善快速通道、胸痛中心、加强医护培训等。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