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09:52:29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5次
近日,全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此次会议发出的一个明确信号是,临床医学研究在医学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突出。
配合会议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部、食药监总局、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等5部门日前也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提出“全面加强临床医学研究”。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会上说,要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和技术人员医学创新的主体作用。“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处于创新链、产业链和应用链的结合点,是连接患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的枢纽,在科技创新的三个重要环节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离开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就会失去源头活水”,李斌说,医疗卫生机构及其技术人员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等享受国家各项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说,“我国现阶段临床医学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许多临床诊疗方案都是运用国外的。”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代涛参与起草了这一《意见》。他指出,基础医学研究有不少项目专门支持,例如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医学方面的基础研究;但临床医学研究方面缺少自己的研究专项。
事实上,改变目前中国临床医学研究相对薄弱的现状需要解决的问题还不少:一方面当前公立医院诊疗服务量太大,导致医生顾不上科研;与此同时,受制于目前临床医生的职称评价体系,临床医生要晋升,还不得不发表论文。即使是愿意投身临床医学研究的医生也缺少专门的国家项目支持,需要从其他科研计划中找,这就导致了医生都投身于基础研究,对临床医学研究的积极性受限。
对此,《意见》明确提到,将加大稳定支持临床研究投入的力度。积极争取设立专门面向临床研究的科研计划和项目,探索设立自主创新的临床研究项目。
此外,有关部门还将“建设一批临床医学研究的技术平台”。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会上称,疾病和临床资源是我国特有的基础优势,我们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人群,有最为丰富的病例资源,并且还有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一旦将这些资源有机整合,必将形成无可比拟的科技竞争新优势。
李斌还表示,“十三五”期间,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与科技部进一步合作,争取建立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稳定支持机制。
据了解,下一步医疗卫生系统将制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奖励和收益分配办法,下放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转移转化收益全部留归单位,突出对主要贡献人员的奖励。同时还将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充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表示,“今后对于临床医生的评价,主要是看创新对病人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效果。”
李斌在会上提出,今后将着重加强三类科研人员的培养。
首先是临床或公共卫生研究型人才,“要重点进行科研方法培训,提高其应用研究能力”。
其次是高级研究技术人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科研技师。
第三类则是基础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如专业化的大数据分析和应用人才,生物统计人才等,“使各类人才在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活动中各显其能”,李斌说。
《意见》也专门提到,支持医疗卫生等机构建立健全内部成果转移转化机制,设立专门部门,完善内部技术转移功能;引导一批公益类科研院所转制为非营利性科技服务机构,鼓励社会资本或企业参与科技服务机构建设。
来源:南都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