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老年人不恰当用药筛查工具:心血管病患者须警惕的24种危险用药方式

2016-10-27 22:11:54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3次



一提减少老年人不恰当用药,就需要关注一下老年人不恰当处方筛查工具(STOPP标准)。这一标准自2008年爱尔兰发布以来,在减少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不过这个工具近年来也与时俱进了一把,在2014年进行了更新。

 

其中在心血管领域,有以下24种潜在不恰当用药情况:

 

1地高辛用于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

 

2地尔硫䓬或维拉帕米用于NYHAⅢ级或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加重心力衰竭)。

 

3β受体阻滞剂与维拉帕米或地尔硫䓬联用(存在心脏传导阻滞的风险)。

 

4β受体阻滞剂用于心动过缓(<50/分)、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存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心搏停止的风险)。

 

5胺碘酮作为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一线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高于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维拉帕米或地尔硫䓬)。

 

6袢利尿剂作为高血压的一线用药(有更安全、有效的药物可供选择)。

 

7袢利尿剂用于无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或肾衰竭临床症状、生化或影像学证据的伴随性踝部水肿(抬高患肢或使用弹力袜通常更适合)。

 

8噻嗪类利尿剂用于显著低血钾(血清K+3.0 mmol/L)、低血钠(血清Na+130 mmol/L)、高血钙(校正血清钙>2.65 mmol/ L)或有痛风病史的患者(可加重低血钾、低血钠、高血钙和痛风)。

 

9袢利尿剂用于高血压伴尿失禁患者(可能加重尿失禁)。

 

10使用中枢性降压药(例如甲基多巴、可乐定、莫索尼定、雷美尼定、胍法辛),除非其他降压药无效或不耐受(老年人对中枢性降压药的耐受性普遍较年轻人差)。

 

11ACEI/ARB用于高钾血症的患者。

 

12醛固酮拮抗剂(如螺内酯、依普利酮)和其他保钾药物(如ACEIsARBs、阿米洛利、氨苯蝶啶)联用时未监测血钾(存在高血钾风险,如血钾>6.0 mmol/L,需定期检测血钾,至少每6个月1次)。

 

13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如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伐地那非)用于以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为特征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或者与硝酸盐类制剂一同用于治疗心绞痛(存在严重威胁生命的低血压或休克的风险)。

 

14长期使用>160 mg/d的阿司匹林(增加出血风险,无增加疗效的证据)。

 

15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时未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存在消化性溃疡复发的风险)

 

16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维生素K抑制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Xa因子抑制剂用于伴显著出血风险的患者,如存在控制不佳的重度高血压、出血倾向或近期较重的自发性出血的患者(存在较高出血风险)。

 

17除患者在之前的12个月内置入过冠状动脉支架,或并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有重度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尚无证据显示优于氯吡格雷单一疗法)外,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用于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18阿司匹林联合维生素K抑制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Xa因子抑制剂用于慢性房颤。

 

19抗血小板药物联合维生素K抑制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Xa因子抑制剂用于有稳定的冠状动脉、脑血管或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两药联合不增加获益)。

 

20在任何情形下使用噻氯匹定(氯吡格雷和普拉格雷疗效与之相似,但证据更强、不良反应更小)。

 

21首诊且无持续促发危险因素(如血栓形成倾向)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使用维生素K抑制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Xa因子抑制剂超过6个月(无增加获益的证据)。

 

22首诊且无持续促发危险因素(如血栓形成倾向)的肺栓塞患者使用维生素K抑制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Xa因子抑制剂超过12 个月(无增加获益的证据)。

 

23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维生素K抑制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Xa因子抑制剂联合应用(存在胃肠道大出血的风险)。

 

24NSAID 和抗血小板药物联用时未预防性使用PPI(增加消化性溃疡的风险)。

 

来源:温璐平, 吴海燕, 元刚. 2版老年人不恰当处方筛查工具(STOPP):2014.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6, 35: 452-455.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红皮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