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1 07:56:22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5次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王涟、魏钟海等报道了这样一则病例。
患者女性,38岁,因体检发现心电图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前来就诊,无呼吸困难、心悸、晕厥等临床症状。患者2012年因“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2013年因“胆总管狭窄”行肝外胆管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IgG4相关性胆管炎”,术后长期服用熊去氧胆酸。
查体基本正常,辅助检查中胸片示心影略增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脏彩超显示:室间隔心肌厚度0.86cm,左心室后壁心肌厚度0.84c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4cm,左心室射血分数40%。初步诊断: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Ⅰ级(NYHA分级)。
之后给予ACEI常规剂量+琥珀酸美托洛尔23.75mg qd口服。但半年后复诊,心电图仍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查心脏彩超示室间隔心肌厚度0.7cm,左心室后壁心肌厚度0.7c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6cm,LVEF32%。遂将琥珀酸美托洛尔增加至47.5mg qd,ACEI也滴定至靶剂量。
但1个月后,患者病情每况愈下,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复诊,听诊双下肺少许湿罗音,遂加用呋塞米10mg qd+螺内酯20 mg qd口服,患者心力衰竭症状逐渐改善。9个月后门诊心电图仍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VEF未改善。
给予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未见冠状动脉有狭窄性病变,查心肌磁共振,提示心肌灌注未见异常,造影剂注射后15分钟未见心肌延迟强化。
鉴于患者在优化药物治疗一年多心功能无明显改善,窦性节律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建议其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但患者拒绝。
数月后,患者在免疫科门诊复诊时,查得自身抗体阴性,血沉正常,但IgG4血清浓度显著增高,达14.9 g/L,遂开始服用甲基泼尼松片16 mg qd+雷公藤2片 qd。3个月后复查IgG4血清浓度下降至4.87g/L,遂将甲基泼尼松片减量至8 mg qd。
之后患者在心内科门诊复查心电图,发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消失;心脏彩超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至5.7cm,LVEF升高至50%。
就此考虑患者心力衰竭可能与IgG4相关,建议其行心肌活检以进一步确诊,患者拒绝。遂建议患者继续口服当前的抗心力衰竭药物,并且3个月后再次复查心脏彩超和心电图。
讨论:
导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功能不全的原发病较多,其中2/3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对于该患者而言,其病史特点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可排除冠心病、瓣膜病、浸润性心肌病等病因,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可能性最大。
但患者在优化药物治疗一年多心功能无明显改善,而在接受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免疫系统疾病后,心脏却发生了明显的逆重构,心腔缩小,LVEF大幅度提升,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也完全消失。这一结果否定了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根据患者既往病史,推测其心功能的损害也是由于IgG4相关性疾病所导致。
IgG4相关性疾病是最近十余年才认识到的一种免疫系统疾病,这种疾病可引起IgG4浓度显著升高,并累及全身多个组织和器官损害。IgG4相关性疾病对心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狭窄、扩张或动脉瘤形成。病理切片上可见大量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粥样斑块,同样也聚集在血管外膜区域中。
该患者冠状动脉无严重狭窄,心肌灌注正常,所以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和LVEF的减低并非缺血导致。从其接受激素治疗后临床效果来看,或均由IgG4直接导致。值得注意的是,IgG4相关心力衰竭确诊的金标准仍然是心肌活检。
来源: 魏钟海, 王涟, 张宁, 等. 激素治疗IgG4 相关性胆管炎后致心脏逆重构一例.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 112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该专刊对国内外一年来40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肌梗死、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146、010-8839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