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0 10:27:06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8次
1月9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评选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其中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因“青蒿素”获奖,这也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授予女性科学家,另一位获奖者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
据了解,经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三级评审,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名最高奖获奖人、279个项目、5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
国家自然科学奖共4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3项。 国家科学进步奖171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0项(含创新团队3项),二等奖149项。 此外,还有5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医药领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奖项达27项,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陈香美院士等完成的“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证治规律与诊疗关键技术的创研及应用”获一等奖;第四军医大学樊代明院士领衔的第四军医大学消化系肿瘤研究创新团队;其余25项为二等奖,其中心脑血管领域(包括医、药)有5项,具体见下表。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心脑血管领域项目名单
项目名称 | 主要创新点 | 主要完成人 | 主要完成单位 |
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及其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 | 1.发现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是脑血管病防治的适宜且需重点干预人群。 2.发现sCD40L等标志物和ABCD2等系列量表能显著预测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复发风险,并建立高危风险评估体系;提出“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概念并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干预,通过香山科学会议将上述高危人群防治写入国家防控战略建议。 3.开创了针对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的短程、早期、优化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简称双抗)”治疗新技术,使90天复发风险在不增加出血的前提下降低32%,突破了“双抗”治疗导致高出血风险的“禁区”。 4.首次发现国人CYP2C19基因表型为正常代谢时“双抗”治疗获益可额外增加20%,血清糖化白蛋白水平正常时获益可额外增加28%;为准确找到“双抗”治疗最大获益者提供了循证依据。 | 王拥军,赵性泉,王伊龙,刘丽萍,缪中荣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中国脑卒中精准预防策略的转化应用 | 1.首次确定我国脑卒中高发的主因。 2、首次提出降压联合补充叶酸可降低我国新发脑卒中风险; 3、独立研发出针对我国脑卒中预防的国家Ⅰ类药物依叶(依那普利10 mg+叶酸0.8 mg)和风险筛查试剂盒 | 霍勇,李建平,徐希平,等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瑞舒伐他汀钙及制剂产业化新制备体系的构建与临床合理应用 | 1.项目科研团队突破国外专利技术壁垒,克服诸多难题,研究瑞舒伐他汀制备新工艺,全面系统研究了杂质谱归属及见光变质机制,从而实现了大幅度降低杂质含量的目的,为瑞舒伐他汀钙(商品名:瑞旨)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撑,独家起草了瑞舒伐他汀钙的4项国家药品质量标准。 2.鲁南制药集团联合南昌大学首次系统研究了瑞舒伐他汀新晶型在中国人群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种族差异性,发现其在中国人群的药动学参数与原研药在高加索人群的药动学参数的显著差异,提出5mg为适宜中国人群的给药剂量和OATP1B1位点521T→C突变是影响瑞舒伐他汀临床疗效、安全性的关键因素,确立了合理用药方案和临床个体化给药的科学基础。 | 张贵民,张理星,等 | 鲁南制药集团 |
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腔内微创治疗的研究和应用 | 经过三十年的创新探索,景在平团队依次攻克了腹主动脉内脏分支区、主动脉弓分支区、升主动脉区等腔内治疗禁区,实现了全主动脉的微创治疗。景在平团队对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腔内微创治疗的积极探索,获得血管外科界首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景在平,陆清声,赵志青,等 |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心脏病微创外科治疗新技术及临床应用 | 针对传统心脏外科手术创伤大、严重并发症高的问题,首创了经胸壁超声引导的心脏病介入新技术、全腔镜心脏手术新技术,以及心脏微创复合手术新技术等系列心脏病微创治疗手段和相关医疗新器械,从根本上改变了心脏外科治疗主要通过开胸手术的传统理念,有力引领和推进了我国微创心脏外科发展。 | 易定华、俞世强,等 |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来源:科技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华网山东频道、新民晚报、第四军医大学新闻网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40指南解读一刊打尽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