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中国循环杂志微信十四个经验:写浅、接地气、重视选题和转化

2017-03-11 14:43:55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0次

最近问中国循环杂志微信写作经验的人比较多,我整理了一下思路,也算是自己的一些体会。当然也不是很全面,我们的微信也需要进一步提高,请同道指正吧。


编写微信其实就是三个主要问题:写什么?写多深?怎么写?


1、新闻敏感性:找到与公众切身利益攸关的信息


在选题过程中,“新闻敏感性”尤其重要,参加一次大会,看一本杂志,有很多研究,究竟哪个最重要?会影响公众的健康?把研究写出来,介绍给更多的人,功德无量。


什么是新闻敏感性?就是能找到可能影响更多人的新闻。与每个人切身利益都攸关的信息肯定是最好的。


健康新闻的新闻敏感性涉及了对社会和对新进展的认识两个方面。但在健康领域,这一点比较难,但也最重要。


比如这一条微信:Lancet文章称,中国10年470万医学生毕业,但医生总数只增加了75万


2、要有证据,有出处


新闻要有出处,到底是来源于某一专家所说的话,还是一项研究。


出处,其实就是证据的来源。在学术上,证据是有级别的。首先来源于动物试验的结论没有证据等级,其结论只具有提示性。其次,专家观点是最低的证据;而多项以死亡或硬终点的结局的研究的证据级别比较高。


比如,两篇文章,一篇是事关中国人的饮食,另一篇是老鼠的基因,究竟哪个更好不就和尚头顶的虱子嘛。


3、把微信写浅


“写多深”是指挑选合适的内容来写。一篇学术文章,动辄5、6千字,充满专业术语,如果原封不懂的翻译或摘抄,肯定比较艰涩。所以要做必要的加工。

这里介绍几个简单原则:


1)尽量不用英文缩写;


2)遇到医学名词,做必要的解释,记住,大多数人没有那么内行;


3)不要罗列大量的数字,这不容易理解;


4)段落不要太长;


5)一句话不要太长,尽量不要让读者阅读理解;


6)文章不要太长,太长的话,读者看到最后都累了。


4、学术论文和微信有区别


有兴趣做健康信息传播的医生或相关人员,一定要区分新闻和杂志的写法。有的报纸,把专家的一篇文章刊登整版,有3000字之多。这就是过高估计了同志们的学习精神。


新闻是提示性的。就是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一件事,这件事很重要。以传播的广度为主要目的。杂志以深度和专业为目的,目的是科学论证或阐述一个理论,科学性和准确性是必备要素。


一篇新闻报道,500-1000字就已经足够了。只有杂志才不厌其烦阐述方法学问题。文章越长,重点不突出,看到最后,让读者都累了,效果反而较差。


5均衡报道


一般来讲,研究都是探索性的工作,有时得到结论难免有所偏颇,与常理相悖。见到诸如此类的研究,有些人如获至宝,加上耸人听闻的标题,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了解关于此类问题的总体情况,以及指南是如何推荐的,新的研究是否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样本量、选取的人群或研究的时间。


6、标题要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


传统的媒体是要力争在标题上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因为这样的传播效率最高,既传递了信息,又节省了读者的时间,如果读者感兴趣,就会仔细读文章,不感兴趣的浏览标题就行了。


但现在有很多文章则是反着来,仅看标题,根本就不知道要说什么。比如,“小心,这个病最近很猛”、“越来越多的人得了这种病”、“这么吃,不生病”…,有的内容固然是好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故弄玄虚,浪费时间,这都是赚取“点击量”惹的祸。这种做法与新闻传播的理念背道而驰。


还有些标题看起来很炫,但实际上什么都没有说。


标题举例:

美国内科医师学会指南称,腰痛应首选热敷、按摩和针灸等非药物治疗

欧洲脊柱协会警告:“短信脖”是新一代人的全球性疾病!低头看手机就像脖子扛着50斤的一袋面



7、切忌专家观点


有些专家在网上发表了自己的文章,但问题是专家谈的都是专家观点。一般而言,个人观点会有一定的偏颇。比如做手术的专家会倾向性的认为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方式,做支架的医生会倾向于放支架,这些观点在文章中不自觉的体现出来。如果在文章中没有证据支持的话,可信度就会降低。


专家的经验固然很重要,但我们一定要清楚一个概念,这个“经验”到底是“个人经验”,还是到目前为止医疗公认的“整体经验”,指南是否认可?临床研究是否支持?自己的经验有没有数据支持?


8、重视证据的评价效果


还有,文章要重视某一药物或干预的效果,不能仅仅分析机制。


文章其实也可分为两种,一种叫效果文章,一种叫机制文章。当然,大部分文章可能这两个问题都能分析到。


先看机制文章。这类文章大篇幅的谈了很多机制,比如一种疾病中某种分子有什么作用,然后我们针对这种作用有一种药物,病人吃了肯定会好,但这样的文章从来没有说,有多少人用药,用药和和不用药的结果到底有什么差别。这类文章多属于虚假文章,要小心上当。


效果文章则不然,这类文章会例举很多设计严格的研究,会比较使用两种方法的病人死亡率会有什么差别,或者心梗、死亡及生存时间有无差别。


9、先写最重要的内容


另外,关于内容的编排,一定要先写重要的内容。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要先写,也就是最重要的发现,或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


这和科技论文的写法完全不同,论文的写法是先写目的,然后是方法和结果,最后是结论。新闻则应是先写结论,再写结论的重要意义,再叙述结果,中间穿插背景等。


方法可以放到最后。因为科研论文有同行评议,以及杂志编辑部的层层把关,记者在这方面可以放松一些,但关键的方法和定义也要提到。


10、微信的创新


健康新闻也需要创新,这种创新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发现对公共健康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并传播;(2)找到新的说法并传播,能够改变人的健康行为;(3)制造能够改变行为的新话题。


11、重视中国的研究工作


目前国家对科学研究方面加大了投入,但由于SCI政策的导向性作用,大量优秀的科研成果在国外发表,且用英文进行的写作。中国的国际论文也列全球第二位,引用率第四位,引领指数达到了全球第9位。


但我国从事健康信息传播的记者和编辑还不能原创性搜索到好新闻,取得重大突破的专家也未能主动与媒体联系,致使这些发现沉入文献的汪洋。


这些优秀的科研成果,尤其是健康领域的新发现,如果不能介绍给中国人,并进行有效的转化,那等于是大量的投入都打了水漂,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


12、从论文转化为科技新闻有挑战


一方面,多数人读不懂英文文章,另一方面,要读懂科研论文也是有一定门槛的,而且,这些科研论文发表在海量的期刊上,要想浏览这些期刊都是不可能的任务。

如何在海量的期刊,诸多的医学领域发现对指导中国健康的重大突破与创新,本身就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特别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突破与创新,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从这一角度而言,医生由于在专业方面更占优势,应当做好此类信息的传播工作。但医生一定要分清楚,写科研论文大众传播是两个不同的极端。向公众传播不能术语连篇,没有一点儿人情味。


很多媒体人或热衷于在国外新闻媒体上找一些健康新闻,并编译出来,加以传播。这样也是有问题的,因为每个国家的媒体都是面向自己国家的公众,有些新闻不太适合中国,这一点需要相关人员重视。


13、要接地气


在健康信息传播方面,我们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对自己盲目抱着自己原有的认识,不肯了解外面的世界;二是我们盲目崇拜西方世界,却对自身了解得实在太少,乃至于一切的憧憬与蓝图都是建立在一个不能融合的土地上。因此,面向中国人的健康新闻一定要在接地气的基础上创新,传递有关中国健康的重要信息。


有的人,尤其是医生,觉得没什么可写的。比如,搞高血压的人认为,给高血压患者写的问题不就那么几个问题嘛,还能写出什么花儿来吗?


这其实就是思路没有打开。以高血压为例,全球每年发表几十万篇高血压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报道了什么,有没有向公众介绍的内容?这其实就是转化,把专业的文章转化成普通人能够理解的文章。


一个医生,不断看文献,追踪进展,本身也是重要的业务素质,因为这样能提高临床水平。


14、传播健康的健康信息功德无量


如果把老百姓容易上虚假骗人的广告的当归结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低,那就是推脱责任。我们对科学的健康信息服务的供给方面,做的远远不够,致使科学信息缺位,也是虚假信息流传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通俗易懂的传播健康进展,把社会需要重视的疾病防治的关键信息和发展趋势告诉媒体,告诉老百姓,也让官员知晓,如果能够转化成政策,从各个层面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对媒体而言,这是最重要的工作;对广大医务人员而言,虽然不能像写SCI论文那样名利双收,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7)》:一生只能见一次的病例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