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8 09:38:06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0次
阜外医院郑哲教授团队成员报告了该院心外科的质量控制和改进经验。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心血管外科发展十分迅速,但各心外科诊疗中心手术量与质量存在巨大差异,院内死亡率最低 0.7%,最高5.8%,而院内并发症发生率最低 3.8%,最高 10.1%。
我国医疗质量改善面临两大挑战
我国医疗质量仍需改善,但存在问题和挑战。首先,我国临床研究证据十分有限,基于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队列的临床研究数目相对较少,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临床研究质量也不容乐观,因此缺乏能够指导临床实践和质量改善的证据。
另外,目前我国缺乏能够指导临床实践和用于质量评价的临床标准诊疗规范。尽管2009 年原卫生部就已颁布心血管外科几个重点术式的临床路径,但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没有纳入临床诊疗过程中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的关键诊疗环节;第二,并没有形成数据分析和质量评价反馈机制。
因此,现有临床路径对质量改善的指导作用十分有限。另外,当前我国医疗财政支出主要是以临床实践的数量来计量,而欧美以医疗质量作为计量。导致过度追求数量而相对忽略医疗质量,其结果是尽管近年来我国卫生经济投入逐年增加,但是医疗质量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
建立学习型医疗体系和质量,改善机制是对策
针对医疗质量改善和我国现存的问题,郑哲教授认为,当前比较流行的对策是建立学习型医疗体系,是指从现实世界诊疗行为中获取患者的数据,并进行快速的质量评价和反馈。
根据评价结果,临床医生和决策者能够发现当前医疗实践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这种措施的有效性将通过疗效对比研究来进行验证,而经过验证的有效措施将最终推广到现实诊疗中,用于推动医疗质量的整体改善。
学习型医疗体系实际上构成了一个良性的质量改善循环,真正实现了“从医疗实践中学习知识,并将知识用于医疗质量改善”的目的。建立学习型质量改善机制也是我国心血管外科质量改善研究人员的重要计划。
自2004 年,阜外医院就联合了全国多家心血管外科诊疗单位共同建立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系统并进行相应质量改善尝试,经过十余年的奋斗与创新,目前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数据库已经发展为世界第三大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数据库。
在未来的工作计划中,阜外医院将以国家心血管病质控中心的角色,在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心血管外科质量改善协作网络,推进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临床诊疗规范的制定,进一步开展全国心血管外科医疗质量评价反馈和改善的工作。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40指南解读一刊打尽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