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7 09:02:30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5次
颅外椎动脉狭窄,引起的脑卒中并不少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颅外椎动脉狭窄发生致命性反复性卒中的风险很高。对于颅外椎动脉狭窄目前治疗进展如何?阜外医院蒋雄京、车武强就此在本刊进行了阐述。
1. 经导管造影检查,依旧是诊断椎动脉狭窄的金标准。治疗颅外椎动脉狭窄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腔内介入治疗。
2. 颅外椎动脉狭窄的药物治疗主要是危险因素的控制和抗血小板治疗。
3. 后循环发生急性缺血综合征时,静脉溶栓治疗可以获得一定的疗效。当造影证实颅外椎动脉或者椎动脉开口处存在血栓时,通常建议抗凝治疗至少3个月。
4. 症状性颅外椎动脉狭窄患者在接受最佳药物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后循环缺血症状,甚至发生严重的脑缺血事件,此时应考虑行外科手术或者腔内介入进行血管重建治疗。
5. 对于无症状颅外椎动脉狭窄患者,是否进行血运重建尚存较大争议。但严重颅外椎动脉狭窄(≥70%)若影响优势侧椎动脉或者单独椎动脉,因其远期卒中风险增加,应考虑行血运重建治疗;或当提供侧支循环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时(如合并颈动脉闭塞),则需要对无症状ECVAS 患者进行干预。
来源:车武强, 蒋雄京. 颅外椎动脉狭窄的治疗进展.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30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40指南解读一刊打尽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