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阜外医院学者揭示“不幸家族”背后秘密:第四代人有5位16岁少年猝死,均在早8点,家族中13人猝死

2017-06-15 08:44:30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6次

阜外医院樊朝美和郭曦滢等报告了一个574名家庭成员组成的肥厚心肌病家家系。这是一个不幸的大家族。

 

家族第2代,有4人发生了心原性猝死,猝死年龄平均54岁。

 

家族第3代,又有4人发生了心原性猝死,发生在30~40岁间,平均年龄33岁,死亡时间约在早晨8点。

 

而到了第4代,又有5人发生心原性猝死,均为16岁男性。蹊跷的是,也发生在早晨8点。

 

这个家族中,共有13人猝死,25人有肥厚性心肌病。9人明确为肥厚心肌病并猝死。

 

1 家系图。黑色框代表疾病受累者。方框为男性,圆形为女性。黑斜线为猝死者。箭头为先证者。

 

樊朝美等又进一步进行调查,发现这个家族中,出现肥厚心肌病有越来越年轻的趋势。第2代、第3代和第4代出现肥厚心肌病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62.5岁,37.9岁和16.9岁。

 

2 家族中肥厚心肌病发病和猝死发生的年龄

 

对于这个家族,为什么有肥厚心肌病发病年龄提前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研究者又对几位确诊的家人进行了遗传学检查。

 

结果发现,在第2代家族中的患者携带了2个肥厚心肌病相关基因,第3代则发现了4个相关基因,到了第4代则携带了6个相关基因。也就是说,年轻一代又更多的基因突变。

 

所有肥厚心肌病患者除携带已知MYH7-A719H致病突变外,还携带新的MYOZ2-L169G肌小节基因突变。所有临床确诊肥厚心肌病者均携带一个位于MYH7 NGDN之间大小为400bp的结构变异。除了肌小节基因突变以外,发生了心原性猝死的16岁患者检出了4个与致扩张型心肌病和离子通道病相关的基因突变。

 

研究者认为,肥厚心肌病可发生遗传早现现象,表现为发病年龄的逐代提前和心源性猝死的早发,多基因突变可能与这一现象有关。

 

来源:Guo X, Fan C, Wang Y, et al. Genetic anticipation in a special form of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with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a family with 74 members across 5 generations. Medicine. 2017, 96: e624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40指南解读一刊打尽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2599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