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4 00:43:27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4次
如何改变国内医疗创新不足的现状?宁光院士认为最大的阻力在于“我们不想改变”。
不做科研,医生看病的知识从何而来!?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为医生写文章和做科研的必要性而争论不止。大部分人秉持一种医生不要写文章,也不必做科研的心态。
但不做科研,医生如何看病?医生看病的知识从何而来?在大学里学了5年的知识显然不足以让医生应对实际工作,医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甚至终身学习的职业。单纯学习还不够,学习到一定程度会不甘于充当学生,创造新知识的欲望就会被点燃。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让产生的新知识被人知晓,而不是藏在创造者的“肚子里”?此时与他人沟通变成了必须,而沟通交流中最便捷、传播最广的工具当属语言和文字。文字成形之后承载在杂志和文章之上,才能被人知晓。如果想被更多人、更重要的人知晓,那就需要发表在好杂志上。
宁光院士用这个简明的逻辑点出了医生写文章的必要性,但令他不解的是,为何那么多医生不懂这个逻辑,是他们真得不懂吗?
“我相信我们懂,但是我们太想去追求安逸的生活。有时候,我们并不是没有创新能力,而是压抑了那种发现问题的动力。当我们不鼓励创新的时候,创新的自我驱动力就越来越稀缺。”
不做科研,你可以选择不晋升
在中国,并不是所有的医生都需要做科研。很多医生一方面享受只做服务于临床的普通医生,另一方面却期待成为教授。不会做科研,却想要成为教授,这两者的矛盾促使这部分医生质疑职称评审中包含的科研要求,认为是晋升制度逼着自己从事科研,对制度吐槽不已。
“事实上,没有人逼过你,你可以选择不晋升!”宁光院士直言不讳地指出了问题的本质,“你既然想要成为教授,却还不想创新,就好似雄心勃勃想要摘得诺贝尔奖,但只具备了蒸馒头的技能。”
学术造假是个别问题,不是国家政策有问题
更令人心寒的是,极少数医生为了晋升铤而走险地进行学术造假,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107篇论文撤稿事件就是一例。
宁院士认为,107篇文章造假不应归结为医生这个群体的问题,而只是这个群体极少部分人的问题,因为他们抱有侥幸和投机取巧的心理而走“捷径”。
“事实上,在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行业都有造假,要不然怎么会有3·15呢?!我们要意识到,107篇文章只是那107篇文章的作者有问题,而不是这个群体和国家政策有问题。如果说有问题,那这就是我们没有意识到,任何事情都没有捷径。任何事情要想做好,都需要走很艰辛的路。这条路不好走,最无助的时候就是旁边居然还有人在扔黑枪、打黑枪、扔黑石头。”他说。
宁院士认为,医生做科研的政策一点都没错,中国医生的科研成果需要通过发表更多文章让国际同行了解。但中国医生的语言能力有劣势,再不抓住写的机会,如何能让其他人了解?
医生只有一种,就是能用脑子看病开刀的医生
此前,有篇文章认为,医生圈子有3种医生行政医生、科研医生和手术医生。宁院士理解这种提法,但他心中的医生只有一种,就是能用脑子看病开刀的医生,所有的医生都应该这样!对于外科医生而言,会开刀是行医的最基本条件,不具备这个基本条件,甚至不能被称为医生。
但是,除了医术之外,我们也需要不同能力的医生,医院管理和科研都是医疗重要的一隅,有人为之全身心投入,同样很值得敬佩。
用包容和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用批评的眼光看自己
“我们每一个人,如果都用包容和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用批评的眼光看自己,这样才会有进步。但是,我们现在太多情况下是用批评的眼光看别人,用包容的心态对自己。在中国,确实会有‘东郭先生’一样的医生,这个现象在任何地方都存在,但不能拿‘东郭先生’以偏盖全。”
宁院士再次提到107篇因涉及学术造假而被撤稿的文章,网上各种人群起而攻之,甚至说医生不要发表文章,不要做科研。但是,大家只看到了107篇文章,谁也没看见17000篇甚至更多的文章给中国带来的创新的意义。
其实,问题存在必有其合理性,但没有一件事是不值得改变的。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交流是最重要的,开放是最重要的,包容是最重要的,批评自己是最重要的,寻找差距是最重要的。
来源:医学界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图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6》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