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7 18:43:26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4次
阜外医院蒋雄京等研究发现,颈动脉支架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发生率51.8%,高血压、双侧颈动脉支架术和颈动脉分叉部病变患者容易发生持续性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其中低血压发生率高达39.4%,另外,高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分别为3.5%和22.4%。
研究发现,双侧颈动脉支架术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发生比例为72.2%,而单侧颈动脉支架术仅为46.3%。双侧颈动脉支架术是持续性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发生的危险因素(HR=2.650)。
此外,男性更不容易发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HR=0.428),另外,女性患者在颈动脉支架术 术后发生低血压的比例尤其高,可达60%,而男性患者仅为34%。
高血压患者相比于血压正常的患者,虽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发生率没有差异,但持续性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发生率明显升高。
病变部位也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关系密切。本研究中,分叉部病变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发生率是58.5%,而非分叉部病变的发生率仅为30%。
分叉部病变发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风险为非分叉部的2.5倍,发生持续性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风险更是高达7倍。
研究者还发现,术中未停用降心率药的患者,术后更容易发生心动过缓,以及术中未停用降压药的患者术后发生低血压的可能性更大。
本研究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发生后,通过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血压、心率均可恢复正常水平,其中6例用药时间超过24小时。
研究者表示,及时合理地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对于预防或者减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意义重大。
来源:熊洪亮,车武强,蒋雄京, 等. 颈动脉支架术对血流动力学的急性影响. 中国循环杂志,2017,32: 999.
欢迎购买《陈在嘉百个难忘病例》
该书最大的特点所有死亡病例都有尸检结果。陈在嘉教授已从医已有64年,在阜外医院心内科工作了 58 年。
高润霖院士评价该书是“送给医生的最好礼物,对从事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研究生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建立正确临床思维大有教益。”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