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JAMA杂志《希波克拉底誓言》第八次修改!难道是响应中国医生接连猝死?

2017-11-08 12:17:25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1次

中国医生猝死似乎成了顽疾,隔三差五从媒体上传出来令人扼腕的消息,除了能带来点击量之外,这些消息的发布也不能避免悲伤。

 

而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刊登了新版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却是响应了中国医生的窘境。这版誓言是美国芝加哥世界医学会(WMA)大会上讨论通过的第八次修订。

 

 

这次修订主要是强调了医生对自我健康的重视,增加了“我将重视自己的健康,生活和能力,以提供最高水准的医疗”。

 

中国的医生最应值得警惕。有研究总结发现,中国医生普遍忽略自身健康,有1/4医生患心血管疾病,高于普通人。半数医生有高血压,而且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脂肪肝等发病率还在逐年增高。医生还常错过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

 

病人越来越多,而医生的数量并未成比例增加。而且由于劳务技术价值严重偏低,医生只能靠拼体力来实现“薄利多销”。在高强度、高压力、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下,医生就像不停旋转的陀螺。

 

一位主任医师称:“每周至少有 1-2 次上夜班,周末值班,加上门诊、查房、手术、写病历、写论文,我相信每个医生都有过那种濒死的感觉。”

 

浙江邵逸夫医院,26岁的规培医生陈德灵猝死。之前他经常加班、通宵,猝死前曾连续通宵夜班。据网友提供的陈医生的朋友圈截图,其中显示:“黑++黑,下班啦,还活着真好。”时间为2017419日。

 

《希波克拉底誓言》修订是有一定道理的。医生过度劳累疲劳,就别说猝死了,不仅对医生本人害处匪浅,对病人也是危害极大。

 

因为医生的疲劳,会显著增加误诊误治和手术并发症的医疗过失风险。欧美等国早就有明文禁止医生的过度劳累和疲劳工作。


德国法律规定,医生带病工作,如果被患者举报,将被处以1万欧元罚款。医院如果看到医生带病工作而不采取保护措施,将被罚款2.5万欧元以上;情节严重者,医院负责人要被判处1年以上有期徒刑。

 

但愿这次修改也对中国的医生有一定警示作用,在当医生之前,就发誓先保证自己的健康。


不能健康地活着的医生,不能长寿的医生,是不忠(对单位)、不孝(对父母)、无信(对爱人)、无慈(对子女)的,因此也不能算是一个好医生。

 

新版誓言还强调了师生间的互相尊重,改为“我将给予我的老师、同事和学生应有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希波克拉底誓言》是2500年前希波克拉底警诫人类的职业道德的圣典,是医学从事人员的行业道德倡议书。作为日内瓦宣言的一部分,从1948年开始,由世界医学会每隔10年重新评估誓言内容的准确性,以符合时代发展。


 
 希波克拉底誓言


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我正式宣誓:


把我的一生奉献给人类;


我将首先考虑病人的健康和幸福;


我将尊重病人的自主权和尊严;


我要保持对人类生命的最大尊重;


我不会考虑病人的年龄、疾病或残疾,信条,民族起源、性别、国籍、政治信仰、种族、性取向、社会地位,或任何其他因素;


我将保守病人的秘密,即使病人已经死亡;


我将用良知和尊严,按照良好的医疗规范来践行我的职业;


我将继承医学职业的荣誉和崇高的传统;


我将给予我的老师、同事和学生应有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我将分享我的医学知识,造福患者和推动医疗进步;


我将重视自己的健康,生活和能力,以提供最高水准的医疗;


我不会用我的医学知识去违反人权和公民自由,即使受到威胁;


我庄严地、自主地、光荣地做出这些承诺


2017-10-14,美国芝加哥,WMA)




来源:Ramin Walter Parsa-Parsi. The Revised Declaration of Geneva A Modern-Day Physician’s Pledge. JAMA.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14.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陈在嘉百个难忘病例》


   该书最大的特点所有死亡病例都有尸检结果。陈在嘉教授已从医已有64年,在阜外医院心内科工作了 58 年。

   高润霖院士评价该书是“送给医生的最好礼物,对从事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研究生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建立正确临床思维大有教益。”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