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何奔教授:Early-Myo研究在Circulation杂志发表的台前幕后

2017-11-18 09:13:48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1次

STEMI 抢救的灵魂就是“时间”。目前STEMI 的两种治疗手段溶栓和直接PCI各有利弊,对每一位患者选择何种治疗策略并不简单,涉及患者年龄、就诊距STEMI 发生的时间、溶栓和PCI 时间差等具体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何奔教授在海医会上报告指出,2012 Fast-MI 注册研究首次显示,溶栓未必差于直接PCI


何奔教授


分析发现,溶栓治疗组从出现症状到给予溶栓治疗的平均时间是100 分钟,直接PCI 组从出现症状到给予治疗的平均时间是178 分钟,溶栓组病人有相当一部分在平均2.2 个小时进行了补救PCI

 

Fast-MI 研究提示,对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直接PCI 治疗的STEMI患者,先溶栓再PCI 可能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为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何奔教授团队开展了Eearly-Myo 研究。


这是一项RCT 非劣效性研究,旨在对比1小时内无法实施PCI 时先溶栓,溶栓后再进行PCI 与直接PCI 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参加了今年ESC大会发言,并同期被邀请发表在《Circulation》。

 

研究共在国内7 家医院入选了344 例症状发作6 小时内、预计PCI相关延迟(FMC-to-B FMCto-D 60 分钟的STEMI 患者。


药物- 侵入治疗组给予半量阿替普酶(8 mg 负荷+42 mg90 min 内),随后3~24h 冠脉造影,必要时进行补救PCI。直接PCI 组不溶栓。


主要终点事件为TIMI 血流3 级、TIMI 心肌灌注3 级和ST 段回落≥ 70%,同时达到以上3 项定义为完全再灌注。

 

结果显示,药物- 侵入治疗组的完全再灌注成功率高于直接PCI 组(34.2% vs 22.8%),单一终点包括TIMI 血流3 级、TIMI 心肌灌注3 级和ST 段回落≥70% 均不劣于直接PCI 组。

 

两组30 天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的复合终点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药物- 介组的小出血发生高于直接PCI 组,大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该研究表明,对于不能迅速接受直接PCI 的低危STEMI 患者,药物-侵入策略安全有效。何教授指出,该研究对于我国STEMI 的救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STEMI 院内死亡率10 年无明显下降,究其原因,与再灌注比例太低有关。


我国每年有30 万新发STEMI 患者,根据2016 年数据,每年不足3 万例接受了直接PCI 治疗,也就是说10例患者中不足1 例能得到直接PCI 的益处,这个比例太低。这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在如火如荼地建设胸痛中心的同时,我们也需认识到不可能在我国所有地方都建立导管室。那么应如何建设胸痛中心?是无限制地将其扩张到乡镇县,把STEMI 的就诊当成介入医生的责任,还是发挥广大基层医生的作用?能否采用溶栓这种简单的治疗方法与PCI 相结合?

 

最后,何教授呼吁:将溶栓和PCI 嫁接起来,让更多STEMI 患者获益。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陈在嘉百个难忘病例》


   该书最大的特点所有死亡病例都有尸检结果。陈在嘉教授已从医已有64年,在阜外医院心内科工作了 58 年。

   高润霖院士评价该书是“送给医生的最好礼物,对从事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研究生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建立正确临床思维大有教益。”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