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胎儿介入心脏病学:在探索中前行

2017-11-18 23:42:06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7次

胎儿心脏病学起始于90 年代中期,1991 年美国Allan Tynan 医生团队经导管胎儿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成功,由此,诞生了胎儿介入心脏病学。


21 世纪初期,波士顿儿童医院Tworetzk 医生团队为胎儿介入心脏病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积累大量的病例研究,证实了胎儿心脏介入治疗在一些疾病中的作用。

 

广东省人民医院张智伟教授介绍,胎儿心脏介入治疗技术包括胎儿主动脉瓣成形术、胎儿房间隔成形术、胎儿肺动脉瓣成形术。目前,随着导管技术及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全球很多中心都开始开展胎儿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张智伟教授指出,完成胎儿介入治疗手术除了外科医生外,还需要妇科、产科、麻醉科以及手术室等多个科室的合作。



 

胎儿主动脉瓣成形术

 

对于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合并进展左心发育不良综合症的胎儿,主动脉瓣成形术后双心室循环的比例增加。

 

目前,胎儿心脏介入治疗国际数据库登记已有18 个中心,共计370 例病例,主动脉瓣成形术后双心室循环率为31%(占技术成功)、43%(占活产儿)。

 

张智伟教授指出,精确选择手术病例和时机是主动脉瓣成形术后双心室循环的关键。主动脉瓣成形术并非根治手术,所有病例出生后都需要至少1 次手术治疗,最终可能需要置换瓣膜。目前缺乏主动脉瓣成形术长期的随访结果,预后未知。

 

胎儿肺动脉瓣成形术

 

胎儿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瓣闭锁(PA/IVS)和严重肺动脉瓣狭窄(CPS)的宫内介入治疗技术可行,但较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困难,因右心室壁肥厚,腔小且不规则, 位于胸骨正后方。

 

张智伟教授结合部分研究结果指出,该手术可以改善胎儿的血流动力学,逆转胎儿水肿,促进右心系统的发育,避免单心室矫治,改善预后。但目前病例数少,经验有限,仍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

 

张智伟教授表示,目前,胎儿肺动脉瓣成形术仍存在几个主要问题:

 

1)病例选择不确定。缺乏单心室/双心室手术的准确预测指标,自然病程难预测,术后再狭窄的机制以及如何避免还不清楚。

 

2)设备上需要更先进的穿刺针、球囊以及影像学设备。

 

3)需要专业知识和团队配合。目前,广东省人民医院开展了国内首例及第2 例胎儿肺动脉瓣成形术,并获得技术成功!

 

胎儿房间隔成形术

 

该手术也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操作相关的死亡率低。随着胎儿房间隔造口术的出现、新生儿导管技术的改善以及Norwood 术前左心房减压和肺动脉环缩术的进步,死亡率较前下降。但是手术时机存在争议,张智伟教授强调,对于手术时机的确定需平衡胎儿死亡、早产与长期左心房高压导致的肺部疾病的风险。

 

此外,支架置入术可以避免房间隔回弹,对于较厚的房间隔优于球囊扩张术,存在一

定感染、血栓形成、迟发性支架内闭塞的风险。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陈在嘉百个难忘病例》


   该书最大的特点所有死亡病例都有尸检结果。陈在嘉教授已从医已有64年,在阜外医院心内科工作了 58 年。

   高润霖院士评价该书是“送给医生的最好礼物,对从事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研究生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建立正确临床思维大有教益。”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