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刘遂心:不能忽视“运动能力”这一指标

2017-11-18 23:42:06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5次

心脏病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以及心脏结构改变等,都是临床医生最常关注的。昨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康复科刘遂心教授指出,除此外,临床医生还不能忽视了“运动能力”这一指标。

 

她介绍说,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运动能力,特别是有氧运动能力,对心血管病发病率、心血管死亡风险、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大于传统危险因素,是更强有力的死亡预测因子。

 

而且很多研究均显示,运动能力低下可增加心血管病发病率、心血管死亡风险以及全因死亡风险;相反,提高运动能力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比如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的一项研究就显示,健康人运动能力低同样寿命短,心脏病患者运动能力强照样寿命长。

 

2016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的一项科学声明中就建议,临床医生要重视有氧运动能力,并将有氧运动能力作为一种新的“临床生命体征”。

 

心脏康复与有氧运动也有60年的历史了。目前,运动康复对心血管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的益处已得到公认,各国指南均作ⅠA类推荐。运动处方包括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其中,运动强度的制定是难点,运动强度过大有风险,强度过小则达不到治疗效果。

 

刘教授提醒,鉴于这种运动康复之于心脏病患者的风险,务必要精确评估、个体化治疗。而且无论评估还是治疗,安全性是心脏康复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

 

在运动形式方面,她指出,单纯的有氧运动是不够的,阻抗、柔韧性、平衡训练为必要补充。此外,必须重视骨骼肌的功能。肌力训练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中年人同样需要,老年人更需要。发表于《柳叶刀》的PURE研究的一项分析结果就显示,握力每减五公斤,因任何病因而死亡的风险就增加16%,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则分别上升7%和9%。

 

湘雅医院心血管病康复中心积累了多年实践经验,并由此发表了大量论文。刘教授就此介绍了该中心的心脏康复情况,比如社区及家庭康复程序的探索、自编的两套《弹力带强心复建操》的要点亮点等。


湘雅心脏康复团队与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在交流

 

最后,刘教授强调,希望运动能力这一重要预后指标,能够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和医学研究者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将其作为临床关注的常规体征与治疗目标之一,把“运动能力低下”作为一种新的临床诊断加以重视。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陈在嘉百个难忘病例》



   该书最大的特点所有死亡病例都有尸检结果。陈在嘉教授已从医已有64年,在阜外医院心内科工作了 58 年。

   高润霖院士评价该书是“送给医生的最好礼物,对从事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研究生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建立正确临床思维大有教益。”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