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郑大一附院联合美澳学者研究称,将心脏干细胞包裹起来效果更好

2017-12-11 22:35:23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6次

近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金盈、唐俊楠等联合美澳学者研究发现,利用温敏材料包裹心脏干细胞,有利于对心梗后心肌的修复。

 

该研究成果以编辑特选的形式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纳米》上。

 

目前,临床上治疗心梗的方法以药物和手术为主。研究发现,干细胞治疗心梗具有较大的潜力,但是单纯干细胞的治疗效果受限于细胞移植后滞留率低和宿主的免疫排斥反应等问题。

 

近几年,国内外研究人员尝试多种方法修复损伤的心肌。在生物工程领域,由水和聚合物合成的可注射水凝胶,在梗死心脏中的修复作用得到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天然的聚合物费用昂贵,各个批次之间差异性较大。

 

而张金盈、唐俊楠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程柯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张虎两位学者合作,联合研发了孔径极小的纳米级P(NIPAM-AA)温敏材料,利用该温敏胶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与心脏干细胞结合,观察其在心肌梗死心脏中的修复作用。

 

研究发现,P(NIPAM-AA)温敏胶在温度接近体温时可以由液态转为胶态。这种廉价的合成水凝胶可以包裹心脏干细胞,为干细胞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并且不影响干细胞生长因子的释放。

 

动物体内研究发现,通过与该温敏胶的结合,干细胞在体内的滞留率明显提升;而且该温敏胶的物理特性可以隔离心脏干细胞,一定程度上避免系统性炎症反应和局部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证实其结合心脏干细胞具有良好的心脏修复作用。

 

来源:健康报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解读增刊

《中国循环杂志》的指南增刊就是专门为心内科医生提供学习上的便捷。


今年的指南专刊共对国内外一年来近50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梗、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