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2型糖尿病的八个另类风险因素

2018-01-06 09:35:38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5次

吃得不对、运动少、有家族史、胖,都是得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那么还有什么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

 

早“更”

 

一项来自荷兰的研究显示,更年期提前或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相比于55岁以后进入更年期者,在40岁之前就更年的女性得糖尿病的风险就高。研究者认为,或许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有关。

 

乳腺癌会让雪上加霜

 

Cancer上发表的两项研究显示,乳腺癌幸存者得糖尿病的风险高。研究者推测,一则与这些患者肥胖、胰岛素抵抗有关,另外或与乳腺癌药物治疗的晚期效应有关。

 

缺乏维生素D水平

 

维生素D在人体胰岛素分泌和血糖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维生素D水平低于正常,而升高维生素D水平会降低得糖尿病风险。看来,还是应该多吃鱼,多晒太阳。

 

怀孕期间吃错了

 

怀孕期间吃得不健康,孩子长大后或增加得糖尿病的风险。均衡饮食,健康饮食,孕妈们还是要做好。

 

他汀类药物或会对站在糖尿病边缘者“临门一脚”

 

他汀类药物会增加糖尿病风险也不是什么秘密了,不过该服用的时候还得服用,毕竟利大于弊。

 

睡眠呼吸暂停不利于控糖

 

睡眠呼吸暂停与睡眠呼吸问题会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如果晚上睡觉打鼾、喘憋或接受适当治疗较好。

 

生物钟乱了

 

多项研究显示,熬夜、睡眠不足,与糖尿病相关。改变自己的睡眠习惯,不要让手机晚上做伴。

 

出其不意的环境毒素

 

有研究显示,血液中较高含量的某些邻苯二甲酸盐化合物有可能破坏胰岛素调节,从而增加得糖尿病的风险。而邻苯二甲酸盐广泛存在于塑料、包装和化妆品等日用品中。虽然不明确因果关系,但还是少用似乎更安全。

 

来源:Madeline R. Vann, Kacy Church. 8 Type 2 Diabetes Risk Factors You Probably Didn’t Know. Everydayhealth. December 29, 2017.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解读增刊

《中国循环杂志》的指南增刊就是专门为心内科医生提供学习上的便捷。


今年的指南专刊共对国内外一年来近50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梗、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