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兰州学者Meta分析:相比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在这个部位起搏更适合国人

2018-01-19 13:58:44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44次

临床上安装起搏器时,右心室心尖部因导线易于固定且脱位率较低,是常规使用的起搏路径。

 

近年来,右心室间隔部因能实现“近希氏束起搏”,也逐渐被应用于临床。

 

那么,对于国人来说,这两种起搏路径到底孰优孰劣?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白明等通过Meta分析发现,在中国人群中,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相比,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可更好地改善心脏功能和结构,是更适合国人的起搏方法。

 

研究人员指出,右心室心尖部因与自身节律未完全同步,故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时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及QRS波增宽均较为明显。

 

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相比,右心室间隔部的起搏点位于室间隔近段,心室激动顺序经室间隔向双心室和心尖部扩散,激动部位靠近希氏束,其起搏心室内激动时间与自身节律可经过正常生理途径下传,故保证了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保证了双心室的同步机械收缩,故能够能改善心肌传导,有利于改善心功能。

 

不过,研究人员表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主动电极固定技术相对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术者的要求更高,故需要术者进行更多的学习”。

 

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QRS波宽度、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B型利钠肽、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运动延迟时限、二尖瓣血流E 峰和A 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左右心室射血前时间差值等方面,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均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在电极阻抗和起搏阈值上,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也更有优势。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唯一的缺点是,手术时间比右心室心尖部起搏长,但两种起搏方法在X线曝光时间上无明显差异。

 

这项Meta分析共纳入16篇相关随机对照研究,共1199例患者,其中602例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其余597例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来源:白明,庞军, 李强, . 中国人群右心室室间隔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 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15, 30: 766-77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解读增刊

《中国循环杂志》的指南增刊就是专门为心内科医生提供学习上的便捷。


今年的指南专刊共对国内外一年来近50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梗、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