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3 21:45:45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8次
发表在JAMA子刊上的一项大样本观察性研究显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舒张性心衰的老年患者,收缩压低于120 mmHg其近期、远期死亡风险显著升高。
研究显示,相较于出院时收缩压高一点的舒张性心衰老年住院患者,低于120 mmHg者其30天内全因死亡风险是前者的2.07倍;1年时死亡风险仍高,较前者增加36%;平均随访2.1年时,死亡风险增加17%。
此外,出院后30天内再入院风险也会增加47%。不过这种再入院风险在随访1年或整体长达6年的随访没有观察到。
若以心衰早入院和全因死亡风险为复合终点来看,收缩压低于120 mmHg的舒张性心衰老年住院患者,其30天风险增加71%,1年时增加21%,长达6年的总体风险增加12%。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发现,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低于130 mmHg者,其心衰早入院和全因死亡风险也是增高的。此外,除了肾小球滤过率低于45mL/min/1.73m2和服用ACEI的患者外,其余亚组结果均是如此。
研究者指出,目前指南包括2017年发布的新血压管理指南均推荐舒张性心衰患者目标收缩压低于130 mmHg,而这些建议是从无心衰的人群中推断出来的,来自舒张性心衰患者群的直接证据却很有限。
此外,ACEI或ARB对于舒张性心衰患者获益也是有限的。
研究者认为,今后有必要进行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以明确不同收缩压控制目标对舒张性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
对于这项研究,也有学者认为很有局限性。“舒张性心衰本身就是一个大杂烩诊断,其中患者可能还伴有肾衰、慢阻肺以及舒张功能不全等,此外,当前心衰治疗也不同该研究进行时的往日了。”
该研究受试者来自OPTIMIZE-HF研究。OPTIMIZE-HF研究在2003-2004年共纳入259家医院的25 354例心衰患者,其中有35%的受试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44%收缩压稳定。
其中研究者对收缩压稳定的901对基线特征相匹配的低于或高于120 mmHg者2003-2008年这一阶段进行了分析,受试者平均年龄为79岁,63.7%为女性;收缩压低于120 mmHg者30天死亡率(10% vs 5%)、1年(39% vs 31%)死亡率均高于收缩压高于120 mmHg者。
来源:
[1] Kate Kneisel. Low BP Associated With Risk in HFpEF: Levels under 120 or 130 mm Hg linked to mortality and readmission. Medpagetoday. February 14, 2018.
[2] Tsimploulis A, et al.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JAMA Cardiol.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14.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