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ACC2018】被忽视的重要问题:CAMI研究揭示中国仅10%心梗患者呼叫急救车就诊

2018-03-12 08:57:11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7次

在美国心脏病学会2018年会(ACC 2018)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进刚医生在主持壁报(Moderated poster)环节报告,中国仅10%左右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使用急救医疗系统(EMS)至医院就诊。

 

 

根据国际最新的研究,欧洲有些国家应用急救车就诊的患者比例能够达到90%。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的比例超过60%,新加坡和瑞典能达到50%。


杨进刚介绍,中国救护车使用率极低,一方面是公众不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时应用救护车的益处,另一方面也有误区,认为胸痛不是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可以自行就诊。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死亡率超过60%,而且有10%的患者在就诊路上发生猝死。”杨进刚说。


该研究显示,在18744例STEMI患者中,仅有10.8%通过呼叫救护车就诊, 62.8%自行就诊,还有26.5%是从其他医院转诊而来。


研究还发现,应用救护车到达医院的患者,院内救治时间并未明显快于自行就诊的患者。另外,农村居民和至县医院就诊的心梗患者使用急救车的比例较低。


另外,在家中发病的患者使用救护车的比例也比较低。杨进刚认为这与在家中发病的患者往往征求家人的意见有关。而为安全起见,在公共场合发病的患者则更多呼叫救护车。

 

研究还发现,病情较重的患者更倾向于呼叫救护车。而且,使用救护车的比例院内死亡率也高于自行来诊的患者。

 

克利夫兰的Grant Reed教授是该场会议的主持人。他认为,如果不考虑病情的因素,实际上呼叫救护车的比例仍会更低。

 

杨进刚回答说,有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国在所有呼叫救护车的患者中,因胸痛呼叫的比例仅占2%,而美国则超过了10%,这说明公众在有胸痛时呼叫救护车的意识差。


他还指出,“对于持续或突发剧烈胸痛伴大汗的患者,应该立即呼叫救护车,而不是自行就诊。一旦发生意外,救护人员可以现场抢救,并迅速转诊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这样可以挽救自己或家人的生命。


他还表示,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率正在增加,只有加强公众教育和院前救护能力,才能降低发病后患者的死亡率。


中国有大量的患者在发病后救治延迟,导致失去了再灌注机会。这些人不但死亡率高,而且存活者残留心功能不全,生活质量差,对个人、家庭和社会而言,都是沉重的负担。


“当然,只有提早预防,避免心梗的发病,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他说。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