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3 07:59:31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5次
2017年12月,阜外医院胡盛寿院士团队作为主要研究者牵头的国内第一个可植入式人工心脏临床试验项目,获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批许可,正式开展后已成功救治三例危重患者。
三位患者术后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改善,已经带装置生存超过两个月。
其中1例属于罕见的心尖部重度钙化病例,团队突破传统的心尖部打孔技术完成人工心脏植入手术。这标志着,我国心衰外科治疗领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前两例患者在病房的合影
目前,该临床试验正在持续招募受试者。如果您或您治疗的病人有心力衰竭并愿意参加本研究,欢迎与我们联系。如果确定符合入选条件,您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的人工心脏和部分评估检查费用将予减免。
“永仁心”人工心脏由重庆永仁心医疗器械技术有限公司引进,具有独特叶轮结构并可产生搏动性血流,于2015年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医疗器械”审批,于2017年12月获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审批,并在以阜外医院牵头的3家医院正式开展。
可以入选的条件:
1.年龄<65岁,体表面积>1.4m2;
2.扩张性心肌病、终末期冠心病、暴发性心肌炎或围产期心肌病;
3.终末期心衰:
①休息或轻度活动时候胸闷憋气、疲乏等重度心力衰竭症状(NYHA IV级);
②重度心功能不全客观证据:
a)LVEF<30% ,LVEDD>60mm;
b) 6分钟步行距离<300米;
③6个月内因心力衰竭1次或多次住院;
4.术前评估适合使用植入式心室辅助装置。
不能入选的情况:
1.患有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者;
2.曾经做过心脏移植、瓣膜置换术或左心室形成术者;有未被治疗的直径>5 cm的大动脉瘤者;有升主动脉中、重度粥样硬化者;
3.近90天内发生脑血栓或短暂性脑出血发作病史者;
4.肝肾功能不全:血清总胆红素值(TBIL)>3 mg/dl或有肝硬化者;血肌酐>3 mg/dl或透析治疗中;
5.患有精神病、酒精药物依赖性等重大精神障碍者;
其他由医生确认。
该临床试验正式开展填补了我国在植入式辅助人工心脏领域的空白,为国内超过60万重症心衰患者及其家庭带去希望,结束我国对终末期心衰治疗无人工心脏可供临床使用的局面,让中国的患者享受到世界最高科技成果,并为加速实现我国新兴医疗器械产业的振兴与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据统计,目前全球心力衰竭患者约有2200万人,其中中国心衰患者约1000万人,重症患者超过60万。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心力衰竭成为唯一呈增长趋势的心血管疾病。对于严重心衰患者,心脏移植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
因供体不足,我国每年心脏移植手术量仅300例左右。心室辅助装置亦称人工心脏,主要有三方面临床应用:
(1)移植前过渡支持,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时间等到合适的供体;
(2)心脏功能恢复,部分患者植入后心脏功能恢复,随后撤除装置免于心脏移植;
(3)长期带装置生活,不适合或者无意愿心脏移植患者携带人工心脏长期生存。
人工心脏技术已经成为国际指南推荐的心衰标准化治疗方式之一,但由于技术操作难度大,中国一直未开展。因此许多心力衰竭患者在等待供体过程中失去生命救治机会。
联系人:陈医生
电话:18910171249
微信号:13661109457
已经完成手术的三例患者情况:
第一例:
50岁,“扩张型心肌病”;
LVEDD 72mm;LVEF 20%;
2018-1-23 植入,术后2个月+;
第二例:
31岁,扩张型心肌病”;
LVEDD 82mm;LVEF 25%;
2018-1-30 植入,术后2个月+;
第三例:
47岁,扩张型心肌病”;
LVEDD 66mm;LVEF 29%;
2018-2-3 植入,术后1个月+。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