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3 13:47:03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4次
5月是美国卒中月,目前这一健康主题已经有“20岁”了。为了让公众能更好地认识卒中、预防卒中,美国卒中协会(ASA)在20周年之际特推出以下来广而告之:
1.卒中有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几种不同类型,其中缺血性卒中最常见,占87%。
2.发生卒中期间,每小时有近1.2亿个脑细胞死亡;而且如不治疗,大脑每缺氧1小时老化程度相当于3.6年。救治越早,恢复越早。
3.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识别卒中的警示症状以及突发症状,因为有66%是由他人而非患者来决定寻求治疗,如能及时发现、尽快救治,就能挽救生命。
4.记住“FAST”:F(Face)是指面部下垂;A(Arm)是指手臂无力;S(Speech)是指讲话有困难;T(Time)指抓紧时间打急救电话。了解卒中这些表现的人不到50%。
5.卒中还有其他症状,比如突发的麻木、单侧或双侧眼部肌肉突然麻痹、突然发生不明原因剧烈头痛、突然行走困难等。
6. 自家人开车去医院是人们最常犯的错误,而打120或999是最快能得到治疗的途径。
7.某些大血管有血栓堵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就机械取栓而言,治疗窗为6~12小时;
8. 缺血性卒中患者若能在症状出现后90分钟内入院接受阿替普酶溶栓,则会增加3倍的恢复机会,几乎不会有残疾的后遗症。
9.每4个卒中患者,就有1个人会发生再次卒中,而再次卒中危害更大。预防还是关键。
10. 有一些缺血性脑卒中,原因并不清楚,也被称之为隐源性脑卒中。患者需要配合医生尽量去明确发生卒中的原因,以更好地预防再次卒中。
11.卒中幸存者在进行二级预防时,如果停用阿司匹林会增加再次卒中风险。这可能是由于停用阿司匹林后会导致凝血水平升高。
12. 30岁到40多岁的中青年人群,卒中也不少见,其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可控制因素。其他高危因素还包括肥胖、糖尿病、胆固醇、吸烟和家族史。
13. 80%的卒中是可以预防的。健康饮食、坚持体育锻炼、控制风险因素这些都有助于预防卒中。
14. 卒中后前3个月,脑部就开始进行调整,这种调整能力被称之为神经可塑性,这在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5. “跟进卒中防治指南”(Get With The Guidelines®-Stroke),这项医院内开展的项目,旨在促进遵循最新卒中防治指南去提高卒中救治水平。在美国已由2003年的24家医院发展到当前的2000家医院。
16.远程诊疗有助于改善农村偏远地区急性卒中医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比如美国的TeleStroke。
来源:AHA. April 30, 201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