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0 09:35:51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51次
韩国学者研究提示,对于亚洲人群,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是房颤的一个重要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在对临床变量进行调整的多变量模型中,与正常体重者相比,低体重、超重和肥胖者的房颤发生风险分别增加了21%、14%和52%。腹部肥胖者的房颤风险为18%。
进一步分析显示,除了肥胖人群的房颤风险增加之外,对于非肥胖人群,无论体重指数如何,腹型肥胖者的房颤风险也增加。
在亚组分析中,腹部肥胖增加了新发房颤的风险,特别是在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和肾脏病的受试者中。
研究纳入501690名基线无房颤的成年人,平均年龄47岁;女性占50%。
本研究中,体重指数<18.5mg/m2为低体重,18.5~25为正常,,25~30为超重,≥30为肥胖);腹部肥胖定义为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
在平均随访(3.9±1.3)年时,3443人(1432名女性,占41.6%)发生房颤。
来源:Yong-Soo Baek, et al. Associations of Abdominal Obesity and 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J Am Heart Assoc, 2017, 6: e004705.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