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中国磁共振安全管理专家共识:几乎所有冠脉支架和人工瓣膜做核磁安全

2018-05-15 13:09:32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5次

 

磁共振成像(MRI)不像X线和CT有电离辐射,到底有多安全?为了治疗疾病,医生常常会植入很多“小玩意儿”,这些适合接受磁共振成像检查吗?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学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成像学组发布的《磁共振成像安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对此进行了阐述。

 

共识指出,MRI环境中存在着许多潜在风险,有安全隐患,必需提升安全意识。

  

关于心脏方面的有以下几个推荐:

 

首先,几乎所有市面上的冠状动脉支架产品在MRI时都是安全的,可在≤3.0 TMR设备上进行检查。2007年前的外周动脉支架可能存在弱磁性,但通常认为在手术6周后也可以行MRI检查。

 

其次,市面上几乎所有的人工心脏瓣膜和瓣膜成形环都是MRI安全的,手术后任意时间都可在≤3.0 TMR扫描仪中进行检查。但由于不同厂家产品的差异性,还是应在MRI检查前对材料进行确认。

 

最后,目前心脏起搏器、ICD、植入式心血管监测仪(CM)和植入式循环记录仪(ILR)等绝大多数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都不能与MRI兼容。不遵循产品说明随意使用设备可能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妊娠女性、儿童、昏迷患者、高热患者等特殊人群的检查推荐:

 

1.任何参与MRI检查的人员都必须去除所有金属附属物,如磁卡、手表、钥匙、硬币、发夹、眼镜、手机及类似电子设备、可移除的体表穿孔后佩戴的首饰、金属的药物传导片、含金属颗粒的化妆品以及有金属饰物的衣服等。

 

2.对于昏迷患者的MRI检查:情况允许待清醒;不清醒者建议为其查体,有瘢痕或畸形的部位可拍摄X线平片明确植入物情况;对无意识者密切观察;尽量选择场强较低的MRI系统进行必要的检查,严格控制扫描时间。

 

3.12周前酌情避免进行MRI检查;非早孕女性确有需要,可在1.5T以下MRI设备上进行检查。

 

4.儿童建议为其更换专用检查服,以确保不会将铁磁性金属玩具带入;陪伴儿童者也应根据流程接受安全筛查。

 

5.考虑到射频场热效应,高热患者不宜行MRI检查,还需注意如下问题:

 

检查前,要将受检者体外所有不必要的导电材料移除;如果受衣服内含有不可拆卸的导电材料,建议为其更换特定的检查服;

 

只要皮肤表面的金属钉或缝线不是铁磁性的,而且也不在射频辐射区域内或附近,可行MRI检查;

 

如果成像区域覆盖了大面积或深色的纹身(包括纹眼线),为了减少热量累积,建议在MRI扫描过程中敷上冰袋降温;同时告知受检者,MRI扫描可能会使48 h之内的纹身图案变得模糊;

 

一些药物贴片中含有金属,为避免MRI扫描时贴片过热发生危险,一般可将冰袋置于金属贴片上进行冷敷。

  

有其他植入物的人群的检查推荐:

 

1.各种穿刺活检手术,包括各种MRI引导下的治疗(如引流、射频消融、微波治疗和无水乙醇注射等),所用穿刺定位针、导丝、导管、射频消融和微波治疗等设备均应是非铁磁性的,否则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2.牙科植入物:如种植牙、固定的假牙和烤瓷牙等含有金属和合金,有些甚至呈现铁磁性。由于种植牙已牢固地固定在牙槽骨上或黏合在相应的连接物上,具有很高的强度,通常在3.0 T(含)以下场强的MRI设备中不会发生移动和变形,但在牙科植入物所在的部位可能会出现一些伪影。

 

3.宫内节育器及乳腺植入物:金属宫内节育器一般由铜制成。目前尚未发现宫内节育器在3.0 T(含)以下MRI检查中引起明显不良反应,但可能产生伪影;乳腺整形手术和隆胸所用的植入物大多为非铁磁性物质,行MRI检查是安全的,但少数整形用的配件可能带有金属。

 

4.输液泵和留置导管:输液泵通常植入于胸部皮下,由穿刺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材料呈非铁磁性和弱磁性,行MRI检查安全;带有胰岛素泵的患者在进入MRI检查室时应移除胰岛素泵,因为强磁场可能会破坏胰岛素泵功能。

 

5.骨科植入物:如钢板、钢针、螺钉以及各种人工关节等,大多呈非铁磁性或少量弱磁性,由于在术中已被牢固地固定在骨骼、韧带或肌腱上,通常不会移动。但植入物可能会引入图像伪影,影响周围组织的观察。另外,也有发生热灼伤的风险。

 

6.人工耳蜗:MRI扫描可能会使人工耳蜗磁极发生翻转,需要通过有创手术方法进行复位,建议充分评估MRI检查的风险-获益比后再行扫描。人工耳蜗在MRI扫描中虽有产热的风险,但在1.5 T(含)以下的磁场环境中还是比较安全的;对植有人工耳蜗的患者行MRI检查时应注意缓慢移床。

 

7.眼内植入物:磁性眼内植入物,有可能在强磁场中发生移位,这类患者不宜进行MRI检查。

 

8.颅内动脉瘤夹:

 

强铁磁性材料的动脉瘤夹禁用于MRI检查;非铁磁性或弱铁磁性材料的动脉瘤夹可用于1.5 T(含)以下的MRI检查。

 

不清楚受检者颅内是否有动脉瘤夹,可先行X线平片检查,或查看近期颅脑X线平片、CT图像;

 

对于有动脉瘤夹但属性不明者,应谨慎评估风险-获益比,告知风险并让其签署知情同意书。

 

来源: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学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成像学组. 磁共振成像安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7,51(10):725-73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