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8 15:03:39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4次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不论是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即试管婴儿技术)还是非辅助生殖技术(如药物治疗和宫腔内人工授精)受孕出生的婴儿,发生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均明显增加。
校正潜在混淆因素后的分析表明,通过上述两种不孕不育治疗手段受孕后出生的婴儿患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分别是自然受孕后出生婴儿的2.4倍和1.9倍。
辅助生殖技术和非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导致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绝对发生风险分别增加0.03%和0.02%。
研究者在双胞胎、出生时体重不足1500 g以及胎龄不足32周出生的婴儿中进行分组分析,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即不孕症治疗与婴儿患先天性心脏病风险增加有关。
研究人员报告,2011~2014年,美国出生的1424万余名活产婴儿中,有10多万借助试管婴儿技术出生,8万多名婴儿借助其他不孕症治疗手段出生。
在试管婴儿技术治疗、非试管婴儿技术治疗、自然受孕后出生的婴儿中,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分别为0.39%、0.26%和0.08%。
来源: Shamshirsaz AA, et al. Cyanotic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following fertility treat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2011 to 2014. Heart, 2018,104(11): 945-94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