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应对肥胖儿童居全球首位,我国发布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强调不喝含糖饮料

2018-05-28 12:25:15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5次

5月19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营养学会共同编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在北京发布。这一指南恰逢其时,但如何推广还需要切实的手段。


我国肥胖儿童数量位居全球第一 


根据中国儿童肥胖报告,1985~2014年,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肥胖比例由0.5%增至7.3%,30年增加13倍。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计至 2030年,0~7岁肥胖儿童数将增至 664 万人;≥7 岁超重和肥胖的儿童数将增至 4948万人。


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全球肥胖报告称,中国肥胖儿童人数已居全球首位,有1500万肥胖儿童。


超重和肥胖健康隐患不容忽视,超重和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3倍、3.9倍;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倍,相应心血管风险也大幅增加。


含糖饮料也属零食一种,不仅糖分含量过高,且缺乏营养价值,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育,存在很多健康隐患,如增加肥胖、心脏病等疾病风险。


我国半数儿童青少年吃零食


根据中美合作课题“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我国儿童青少年吃零食的比例大幅增加,在2009年,2~6岁、7~12岁、13~18岁儿童和青少年每天吃零食的比例高达58.8%、54.4%和46.3%。尤其是喝饮料增幅很快,2~6岁的儿童为19.5%,7~13岁为19.5%,14~18岁为18.4%。


我国儿童青少年零食行为大幅增加


有研究发现,我国儿童家庭不安全零食是蛋糕/派类、饼干类、膨化类和糖果类零食,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家长对零食的认知和喜爱程度以及是否隔代代养等。


中国零食指南:零食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


新版《指南》根据年龄段分为三册,分别适用于2-5岁学龄前儿童、6-12岁学龄儿童及13-17岁青少年。


当然,零食是一把双刃剑,合理、适度地吃些健康零食,有助于实现平衡膳食的目标。


三个年龄段都强调吃好正餐,少量零食;零食优选水果、奶类和坚果;少吃高盐、高糖、高脂肪零食;以及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零食应新鲜、多样、易消化、营养卫生。


新版《指南》保留了原有的扇形图,并将扇形图上的零食举例进行了更新,选择了一些更易识别的零食图片。


美国:强调父母的作用


美国儿科学会发布的预防青少年肥胖和饮食失调指南还强调,父母在促进青少年健康饮食和体育锻炼中有重要作用,而非单纯不健康的体重控制。


美国心脏协会还发表科学声明,不建议<2岁儿童吃糖,其他儿童每天吃糖少于25克。


日本:含糖量高的儿童食品比较少


日本被称为无添加大国,在儿童食品中也有很多没有防腐剂、色素等添加剂的食品,含糖量高的儿童食品也比较少。


零食的诱惑


儿童为什么喜欢吃零食,一篇小学生的作文称,一拿起薯片袋子,听到那窸窸窣窣的声音,心情就变得特别棒。撕开一角,被炸成金黄色的薯片挨挨挤挤露出了头,凹凸不平的面上洒满了浓郁的调味料,嚼一片,又脆又香。吃一片下去,真的有红烩汤的味儿,甜甜的,有点像番茄,吃完舔舔手指,真验证了“吮指犹香”这个词。


企业通过广告营造的这种氛围令很多小朋友上钩。因此,仅仅通过发布一个指南,对社会的影响可能还不足够。


来源:[1]GBD 2015 Obesity Collaborators. Health Effect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195 Countries over 25 Years. N Engl J Med. 2017 Jun 12.

[2]Wang Z, et al. Trends in Chinese Snacking Behaviors and Patterns and the Social-Demographic Role between 1991 and 2009.Asia Pac J Clin Nutr,2012,21(2):253-262.

[3] Vos MB,et al. Added Sugar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Children: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17 May 9; 135(19): e1017-e1034.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