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贵州学者:无冠窦起源房速消融有诀窍

2018-06-04 11:17:57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43次

约4.1%的局灶性房速起源于主动脉无冠窦,该部位房速可于右心房前间隔希氏束旁标测到激动相对提前的区域,但在此区域消融常不易成功,且有导致完全性房室阻滞的风险。

 

近期贵州省人民医院杨龙、田野等报道了11例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无冠窦起源房速电生理标测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显示,无冠窦起源房速消融的安全性和成功率高。

 

研究者指出,当右心房房速最早激动位于希氏束左侧或左后上方时,应常规于主动脉根部标测明确是否无冠窦激动最为领先,谨慎消融往往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成功率。

 

这项研究中心内电生理检查11 例房速皆为局灶起源,术中构建右心房、希氏束及主动脉根部电解剖模型,测量最早激动点与希氏束的距离,在房速最早激动部位行射频消融治疗。

 

结果显示,右心房激动标测最早激动部位均在希氏束左侧或左后上方,领先冠状窦近端参照A 波(21.0±7.9)ms,距希氏束(6.9±3.4)mm。

 

主动脉根部标测房速最早激动部位皆位于无冠窦内,领先冠状窦近端参照A 波(35.0±8.6)ms,距希氏束(7.3±4.6)mm;消融终止房速,巩固消融后重复术前诱发条件刺激不能诱发出房速。

 

术中及术后无房室阻滞发生;术后随访6 个月,房速无复发。

 

这11例患者,男性1例,女性10例,平均54岁,平均病程8.5年。术前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见频发房性早搏、短阵房速。

 

来源:田野,殷跃辉,杨龙,等. 三维标测下主动脉无冠窦起源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效果.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 473-475.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