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5 11:32:56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9次
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分析报告显示,在生活富足的华盛顿郊区,只有大约1/10的人吸烟,但在肯塔基州东部克莱县这样的贫穷地区,每10人中差不多有4人吸烟。
2016年,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家庭则下降至12.1%。而在美国年收入低于2万美元的家庭中,烟草使用率上升到了32.2%。
随着吸烟危害广泛的宣传与普及、控烟力度的增强,美国烟民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吸烟,正越来越多地成为穷人和工人阶级的嗜好。
不仅仅是美国、法国,中国面临着同样的情况。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农村居民(低收入群体)的吸烟率高于城镇居民,中国西部贫困农村尤其如此。男性农民、工人吸烟率最高,分别达到60.3%和66.9%。
烟草“陷阱”,让贫穷恶性循环
在世界上逾10亿的吸烟者中,几乎有80%生活在烟草相关疾病和死亡负担最沉重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2014年治疗烟草相关疾病造成的直接损失约为人民币530亿元,由于烟草使用而导致的经济总损失约为3500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十倍,间接损失约为2970亿元。烟草将加剧国家的经济负担。
另一方面,治疗烟草导致的疾病加剧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让低收入人群进一步陷于贫困。
肺癌、局部缺血性心脏病、外周心血管疾病等是最常见的“吸烟病”,而低收入家庭有时很难甚至无法负担治疗癌症、心脏病等烟草相关疾病的医疗费用,从而增加了“因病致贫”的风险,构成灾难性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家庭甚至会选择放弃对患病家人的治疗。根据2013年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2014年在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中,17%的人未住院治疗,其中43%的人未住院治疗的原因是付不起费用。贫困的“陷阱”增加了患者因未得到治疗而死亡的可能性,使家庭丧失了主要收入来源,对于患病家庭而言无疑是更沉痛的打击。
“烟文化”让控烟不易
我国的烟草消费量占世界烟草消费总量的44%,每年有100多万人因烟草相关疾病而死亡。然而,吸烟人数5年间增长了1500万,控烟变得格外重要。
2009年、2015年两次大幅提高税收导致的烟草价格大幅上涨以及各地陆续出台严格的控烟条例,仍无法阻挡我国烟民的增加。除了烟草价格上涨赶不上支付能力上涨,文化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在中国,烟草绝不仅仅是一种消费品。从清代鼻烟壶成为达官贵人、纨绔子弟争奇斗胜、炫耀身价的奢侈品,到如今人们仍习惯拿出“中华”招待客人,“烟”被更多“象征”联系在了一起,融入社会风俗和人情世故,甚至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
有时,香烟还成为了社交符号和身份标识的载体。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香烟社交”在农村地区影响作用较大,吸烟者更容易通过香烟来构建香烟社交圈实现其社会阶层的认同。
来源:新华网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