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6 09:58:27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9次
“大葛对话小葛”,“城市大脑”,“医生+人工智能的梦之队”,“腾讯觅影”……东方会人工智能医学论坛上,眼前一亮的新概念好似让人站在高高的山岗上,遥望未来,满怀期望。
无独有偶,近期JACC也有三篇文章描绘了心血管病学的未来。作者认为,人工智能、数字化健康技术和移动技术将开启心血管防治新未来。
人工智能:有潜力渗透到临床科研很多环节
就人工智能而言,作者Kipp W. Johnson等指出,人工智能很有潜力渗透到临床与科研很多环节,比如科学研究、发现患者、诊断以及治疗方面的选择。
不过,当前掌握人工智能者,多为专业人员,未来应该增强临床医生和患者这方面的相关使用能力,使之易行广泛。
作者表示,人工智能渗入心脏病学的下一步关键是将可应用的数据与技术与临床和商业用途相结合。从中短期了解可用的数据或算法中存在的缺陷,以推动人工智能在临床需求较高的领域开展应用。
数字健康技术:更好地发现证据并开展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医疗工作
数字健康技术也很热。文章作者Abhinav Sharma等曾参与2016年数字健康智囊团,讨论了数字健康技术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以及发展和采用这些技术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其中解决方案包括开发创新网络以快速测试新革新、验证结果、提供有价值的费效比数据、与监管机构合作、与专业协会合作以确定其中需要数字健康技术填补的关键空白,以及扩大各种伙伴关系。
Sharma表示,这些技术有助于促进和推动更多传统的随机临床试验,以弥补试验中投资巨大且复杂耗时的软肋。
移动健康技术:在体力活动监测、健身以及监测房颤能露一手
智能手机几乎人手一部,Michael V. McConnell等的文章阐述了最新的应用移动技术的进展。
Michael解释说,方兴未艾的移动医疗设备方便了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管理症状和减少入院,此外机器学习的出现也是加强可穿戴设备检测房颤的一种强有力的技术。
体力活动监测和健身也是房颤一级预防的助力,有利于降低房颤负担和复发。
Michael还强调了移动健康技术与临床医疗广泛渗透和合作的重要性,对个体和社会均有潜在的好处。
“直到如今,医学界才开始逐渐认识到医学在医院和诊所外的潜在重要性。” Michael指出,“应促进临床医生和患者利用移动健康技术,以改进心血管预防和管理。”
来源:Reviews Examine How Digital, Mobile Advances WillDefine Future of Cardiology. ACC. Jun 04, 201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