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5 10:35:07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9次
放支架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并不是一劳永逸,支架再狭窄一直是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最令医生和患者头痛的事情。
现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的研究者发明了一种具有微型传感器和无线接口的“智能”支架,它可以及时监测到“支架内狭窄”的发生。
图 “智能支架”看起来与目前大多数支架相似,而且植入过程也一样
该 “智能支架”通过监测血液通过动脉的细微变化,检测其最早阶段的狭窄,并使早期诊断和治疗成为可能。
研究者对当今的支架进行了小小的改装,安装了一个微型天线和一个特殊的微型传感器,可连续追踪血流变化,数据可以无线发送到外部检测器,提供动脉血流的信息。
注:a:一种压力微传感器集成的无线支架在球囊导管上定位于动脉的靶向狭窄部位。b:智能支架开始自我诊断,支架的共振频率处于其正常水平(f1)。c:支架内再狭窄改变局部压力和支架的共振频率(至f 2),手持无线读取器连续监测到这种信号,即发生再狭窄的警告。
图 智能支架的概念示意图及其功能
研究者指出,智能支架代替标准支架可以使医生更容易地监测冠脉血流情况,并及时提供治疗。
来源:Chen X, et al. Enabling Angioplasty-Ready "Smart"Stents to Detect In-Stent Restenosis and Occlusion. Adv Sci (Weinh). 2018, 5(5):1700560.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