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8 21:37:52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7次
据英国剑桥大学消息,该校干细胞研究所科学家团队正在研究一种干细胞“心脏补丁”技术,计划今年开展小鼠和猪的动物实验,若进展顺利,将在5年内开展第一例人体试验。
心脏骤停会使上亿个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永久性心力衰竭,其5年生存率只有50%。目前,解决心力衰竭的唯一手段是心脏移植,但严重受制于供体有限。另一个有希望的疗法是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干细胞治疗,即直接向心脏注射心肌性干细胞,但无法解决心肌细胞再生的问题,且效率很低,注入的干细胞95%无法附着在心脏上,立刻被血流冲走了。
该团队正在研究一种有希望与患者心脏实现自然融合的“心脏补丁”,他们对人体血细胞重编程,使之成为可转化为人体任意细胞的干细胞。这项研究中则转化为心肌细胞、血管细胞和构成心脏外形的心外膜,然后在一个特殊的支架上培养这些心脏细胞集群,经过一个月,长成类似真实心脏组织的心肌组织。目前他们培养的心肌组织大小约2.5平方厘米,厚5毫米,能够跳动和收缩,具备心肌组织的完全功能。
下一步的研究计划是通过外科手术将“补丁”缝补到心脏上去,并连接现有静脉和动脉,使“补丁”和心脏实现电信号融合而同时跳动。若“心脏补丁”技术能够实现,不仅可以拯救无数生命,还能节约大笔资金。该疗法的费用约是心脏移植手术费用的七分之一;且“补丁”是由患者自身血细胞为原料制成的,患者没有排斥反应,无需像心脏移植术后那样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大大减轻了痛苦。
来源:科技部官方网站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