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9 10:56:35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9次
阜外医院杨跃进院长7月7日周六BTV生活频道,带你了解真实的医者生活。
有时候,疾病的本身并不可怕,但可怕的是患者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对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医师杨跃进来说,除了每天要为患者治疗疾病之外,还要消除患者的顾虑,帮助他们重拾战胜病魔的斗志和信心。用杨跃进自己话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
“半夜了,到后半夜两点,我开始写遗嘱,告诉谁谁谁咋整……完了我再死。”在特需门诊里,一位右冠状动脉堵塞的女患者告诉杨跃进,最近她走路时总觉得胸口疼,吃硝酸甘油和速效救心丸也不管用。她白天胸不闷,一到晚上就难受,每逢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开始琢磨怎么写遗嘱。
没想到,杨跃进听后打趣道:“那个(心脏)右冠我知道,是无再流的,一弄全是渣子掉的,跟个假冒伪劣工程似的。”患者一听,立马自己也乐了,焦虑的情绪一扫而空。
“瞧你这妈,白天不(胸)闷,晚上竟瞎琢磨,半夜起来写遗嘱。”看到患者放松后,杨跃进也立马鼓励起患者和她的女儿来,“我就告诉你死不了!”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患心血管疾病人数已有2.9亿,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54万,每分钟约有1人发生心源性猝死,35~44岁的中青年逐渐成为高发人群。这些日益严重的数字在提醒人们关注自身健康的同时,也给不少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严重的思想负担。
为此,杨跃进时常鼓舞患者和医务人员,“担心随时都有可能死的这些人看书看了很多,网上也看了很多猝死(事件)。我告诉你越是这样他越猝死不了。为什么呢?他天天到医院来,他永远猝死不了。猝死的是什么人?是一辈子也不来医院的。”
有的患者确诊后总是觉得自己还有其他的毛病。一位患者拿着报告单专程来看杨跃进的门诊,焦虑地问道:“为什么找您这专家呀?想你给我鉴定鉴定,做个彩超,(我)是不是有神经病啊,神经性的……”
“琢磨出来呗,也算神经病一种吧,轻的呗。”杨跃进笑着说道。
像这样的患者还有很多,杨跃进表示他很乐于回答每一位患者的顾虑,“如果我没这个能力解决他们,很可能我很烦,但我觉得这个对我来说太容易了,就是举手之劳的事,为什么不帮助人家呢。
来源:搜狐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