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王陇德院士谈健康: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

2018-07-30 10:49:46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3次

“谁能代替你吃饭?谁能代替你运动锻炼?个人要做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说。

 

他强调,生活方式和行为影响寿命的60%,个人要做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力量型锻炼须坚持

 

谈起健康,他将运动放在首位。他认为,人的衰老主要是肌肉的流失。人到30岁左右,肌肉就开始流失,所以一定强度的负重锻炼、力量训练十分必要,并且应当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他表示,自己在学生时代就很喜欢运动,但后来到了工作岗位上就没能再坚持下去。直到1994年,发现自己体重增加,甚至得了腰椎间盘突出。才有开始逐渐加强运动锻炼。

 

因此,他认为,体育锻炼一定要坚持,每天至少锻炼半个小时,每周最好锻炼三天以上。此外,一定要有些比较强的运动来锻炼肌肉。

 

饮食多样,数量有节

 

在科学进食方面,他一直把“十个网球”“四个一”理念落实在生活中。

 

“十个网球”即中年人饮食量每天不要超过一个网球的肉、两个网球的主食,要保证三个网球的水果,不少于四个网球的蔬菜。

 

“四个一”则是每天一个鸡蛋(带黄吃)、一斤牛奶、一小把坚果、一副扑克牌大小的豆腐。

 

总之在日常饮食中,他力求合理膳食结构和数量均衡,并保证食物的多样化,什么都吃一点,什么都不要多。

 

与很多人的习惯不同,他还调整了进食顺序,将水果放在饭前吃,这样既可以保证快速消化,又能有效帮助控制热量、补充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剂。

 

不可迷信养生经

 

“牛奶有毒!”“南瓜能治糖尿病!”“绿豆、茄子能治百病!”……他认为这些“定律”没有科学依据,是所谓的“养生专家”为了赚取噱头瞎说的。

 

他表示,除了吃饭,不吃任何补品,就连维生素也不乱吃。

 

此外,他指出,血脂高不能吃蛋黄、局部锻炼可以使腰围减少、锻炼要“闻鸡起舞”这些看起来十分科学的说法,其实也并不科学,甚至漏洞百出。

 

如何在繁杂的“养生知识”中获取有益信息?他认为,把科学的健康方案传播给百姓,“养生专家”才没有市场,养生知识才能去伪存真。

 

来源:中国科学报(彭碧瑶)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