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1 08:37:36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49次
昨日,中国Micra无导线起搏器临床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Micra无导线起搏器仅有胶囊大小,直径 6.7 mm,长度25 mm,体积0.75 cc,重量 2 g,体积和重量为传统起搏器的十分之一。
这也是继201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参加国际多中心上市前研究,成功植入5例Micra无导线起搏器以后的首项本土临床研究。
本研究项目PI,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张澍,也是Micra起搏器国际临床研究执委会成员。
他介绍说,Micra无导线起搏器是国际最先进技术,解决了很多以往传统起搏器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电极断裂和囊袋感染等。此次植入的两名患者均为永久性房颤且伴有心动过缓的症状,非常适合植入无导线起搏器。
他希望此次临床试验能够顺利进行,让全球最领先的疗法和产品更快应用到中国患者中,解决老百姓的切实需求。
据悉,目前阜外医院已成功入选2例患者,之后将在北京安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等后续纳入患者。
阜外医院本次手术专家陈柯萍教授和研究团队合影
起搏器已成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一线治疗手段,但传统起搏器尚不完美,由于电极和囊袋的存在,面临系列并发症风险的发生,如囊袋感染、穿刺导致的气胸、心包填塞、导线脱位,导线断裂,血肿,三尖瓣返流等。
就此,历经十载,美敦力研发Micra无导线起搏器应运而生,并于在2015年获得欧盟批准,2016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全球已植入20000余例。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Micra无导线起搏器几乎具有单腔起搏器所有功能,还能兼容1.5 T和3.0 T核磁共振扫描。使用寿命为8~10年,可通过程控仪经体外调整工作参数。
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植入也非常简单:患者无需全麻,术后也无切口及传统起搏器所需的囊袋。
首例Micra植入术后X线留影
大量临床试验数据及真实世界的数据已证明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传统的起搏器相比,Micra能降低48%的并发症发生率。
无导线起搏器也被誉为2015年10大医学创新之一。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