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2 07:58:29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14次
近期,一项涉及100万余人基因数据、发表在 Nature Genetics杂志上的国际研究提示,151个基因与房颤有关。
这一发现将提高我们对房颤的认知,指导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或许对心血管病精准防治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根据该研究发现的151个基因,科学家们建立了一个房颤基因风险评分模型,用来筛查房颤高危人群。
他们发现,很多与房颤有关的基因影响胚胎期心脏的发育,这些基因变异可能会让人在出生之前就有了房颤发生风险。
另外,较早出现房颤的人携带的危险基因多于较晚发生房颤的人。
研究者指出,在这151个基因中,其中32个基因与某些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因此后续可以探索这些药物是否可以预防或治疗房颤。
该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涉及6项研究,包括房颤遗传学联盟(AFGen Consortium)、DiscovEHR、密歇根基因组计划(Michigan Genomics Initiative)、英国生物库(UK Biobank)、冰岛deCODEGenetics和挪威HUNT研究。
来源:Nielsen JB, et al. Biobank-driven genomic discovery yields new insight into atrial fibrillation biology. Nature Genetics, Published: 30 July 201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