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5 09:22:25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9次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郭丽君、刘兴邦等进行的研究显示,近 17% 的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存在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反映的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
其中,空腹血糖、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应用他汀类药物及服用钙拮抗剂可能是影响微循环阻力指数的独立相关因素。
这项研究以微循环阻力指数≥ 25 U 定义为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
结果显示,在测量的116 支冠状动脉靶血管中,16.8%患者微循环阻力指数≥ 25 U。
有高血压、服用钙拮抗剂的患者微循环阻力指数较高;服用他汀类药物和左室内径增大的患者微循环阻力指数较低。
进一步分析发现,微循环阻力指数与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流储备分数呈正相关,而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负相关。而空腹血糖、左室内径、他汀类药物、钙拮抗剂为微循环阻力指数的独立相关因素。
研究者指出,微循环阻力指数值在左室内径增大的患者中反而较低,其与理论相悖的原因,可能与入选的绝大部分患者的心功能或心脏结构仍处于正常水平有关,不除外微循环功能代偿对维持这种正常发挥了保护作用。
研究还发现,不稳定性心绞痛和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微循环阻力指数测值相似,这提示部分无心外膜冠状动脉缺血病变的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存在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
此外,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间的微循环阻力指数测值差异不大,这一结果为疑诊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患者通过一支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检测反映心脏整体的微循环状态提供了依据。
这项研究共纳入 101 例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在FFR排除功能性病变或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即刻进行微循环阻力指数检测。
来源:刘兴邦,何立芸,曹轲,等. 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微循环阻力指数及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 637-64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