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最适舒张压大讨论】Eur Heart J:舒张压最好70~80 mmHg;JACC:低于70~80 mmHg心绞痛风险增加

2018-09-10 11:45:02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48次

高血压,只管好收缩压是不够的,舒张压控制也是有讲究的。近日一项发表在Eur Heart J上的研究显示,舒张压在70~80 mmHg更适宜。

 

结果显示,当血压控制在120mmHg到﹤140 mmHg时,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心衰再入院)以及其组分的发生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还被攥在舒张压“手里”。

 

舒张压在70~80 mmHg时,上述风险最低(图1)。


ONTARGET/TRANSCEND试验受试者中平均收缩压与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心梗、脑卒中和心衰再入院率)发生风险呈“J”型曲线;而在将收缩压控制在120 mmHg到﹤140 mmHg基础上,舒张压与主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也呈“J”型曲线

 

具体,与舒张压在70~80 mmHg时相比较,舒张压≥80 mmHg时脑卒中和心衰再入院率风险增加;舒张压≥90 mmHg时心梗风险增加;舒张压<70 mmHg时,主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增加29%,心梗风险增加54%,心衰再入院风险早呢更加81%,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9%。

 

对于基线舒张压>80 mmHg时,降低舒张压主要终点事件风险降低。

 

在将收缩压细分为120 mmHg到﹤130 mmHg和130 mmHg到﹤140 mmHg时,上述结果仍相似。

 

这项研究对ONTARGET/TRANSCEND试验中≥55岁16099例受试者数据进行了分析,这些受试者随机服用雷米普利,替米沙坦和联合用药,收缩压控制在120 mmHg到﹤140 mmHg。

 

而近期发表在JACC上的一项研究也显示,舒张压过低,还增加心绞痛风险。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提示,临床实际中对于冠心病患者及有心绞痛者,降压不适宜太激进。

 

结果显示,在未校正相关因素模型中,舒张压与心绞痛发作呈“J”型曲线,当舒张压降低到70~80 mmHg以下心绞痛发作风险逐渐上升。

 

 

在校正人口学特征、合并症、心率和收缩压、服用降压药和抗心绞痛药物后,这种关联仍然显著。

 

该研究共纳入美国25个医疗中心1259例冠心病门诊患者,心绞痛发作根据西雅图心绞痛问卷来评估。就诊前一个月有心绞痛的患者,舒张压在40-64 mmHg者占37%。


来源:

[1] Peri-Okonny PA, Patel KK, Jones PG,et al. Low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s Associated With Angin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Am Coll Cardiol,2018 , 72(11):1227-1232.

[2] Böhm M, Schumacher H, Teo KK, et al. Achieve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pulse pressure at target systolic blood pressure(120-140 mmHg)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high-risk patients: results from ONTARGET and TRANSCEND trials. Eur Heart J, 2018, 39(33):3105-3114.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