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武汉亚心医院研究称,鉴别黏液瘤,冠脉CT和超声各有优势

2018-09-11 15:39:31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4次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马小静、李炜等提出,研究者表示,超声心动图对于心脏黏液瘤体的运动、瘤蒂的位置、形态和附着点判断优于冠脉CT。而冠脉CT可同时排除有无肺动脉栓塞以及冠状动脉病变。

 

对于左心房非卵圆窝起源或多发的黏液瘤,因其起源部位罕见,瘤体活动度不大而相对不易明确诊断。

 

研究者指出,如果冠脉CT增强扫描后瘤体大部分呈低密度且边缘清晰、无明显或仅轻度强化,超声心动图又观察到瘤体有蒂且附蒂摆动这一较为特异的征象,需要高度怀疑黏液瘤。

 

而且冠脉CT的优势是可同时排查冠心病和肺动脉栓塞。研究者指出,特别是对老年、右心黏液瘤的患者,这一优势显得尤为突出,因为黏液瘤组织结构疏松,在高速血流的冲刷下易于脱落造成不同程度肺动脉栓塞。

 

因此特别注意右心房黏液瘤需要和黏附于卵圆窝处的血栓相鉴别。

 

原因在于大面积肺动脉栓塞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压力升高致血栓通过卵圆孔进入左心房,左、右心房内分别见一长短不一条状充盈缺损,两者之间通过卵圆孔相连,病灶密度均匀,边界清晰,极易误诊为黏液瘤(图4A),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干内见充盈缺损,可见马鞍征(图4B,箭头所示),考虑新鲜栓塞所致。

 

超声心动图检查收缩期右心房腔内不均匀内瘤体反射,边界欠清,不规整,附着于房间隔中央部(图4C):舒张期瘤体越过三尖瓣摆入右心室流入道(图4D),此例经溶栓治疗后瘤体消失,证实原骑跨两心房之间的充盈缺损为血栓。


4A~4D:右心血栓影像图

 

研究者认为,以下四点可以提供两者鉴别:


1)右心房血栓一般形态不规则、条带状居多,而黏液瘤一般都具有肿瘤的基本形态,球形或不规则团块状;


2)有合并下肢静脉曲张且超声心动图提示静脉内有血栓的,提示有右心房血栓的可能;


3)血栓一般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因此在超声心动图图像上一般有分层表现,而黏液瘤无此征象;


4)可通过临床试验性抗凝或溶栓后超声心动图复查,如果右心房内的充盈缺损完全消失,高度提示为血栓。

 

研究纳入经手术证实为非起源于左心房卵圆窝的心脏黏液瘤14例,其中右心黏液瘤8例,左心房多发黏液瘤2例,左心房侧壁、二尖瓣区黏液瘤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15~65岁,中位年龄48.1岁。

 

14例患者中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12例,准确率约85.7%;冠脉CT诊断11例,准确率约84.6%。

 

来源:李炜,夏娟,孙庆军,等. 少见部位心脏黏液瘤的多层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和超声心动图诊断评价.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 844.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