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3 20:57:35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6次
端粒被科学家们视为“生命时钟”,近些年研究发现,端粒长度在冠心病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端粒长度越短,冠心病发病风险越高,短端粒不仅是冠心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端粒长度变异还可能是导致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有研究者提出,白细胞端粒长度或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一种生物标志物。
而且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冠心病危险因素通过氧化应激、慢性炎症或者其他机制对DNA 产生了损伤,引起端粒的缩短,敲响“心脏病”的警钟!
比如吸烟,香烟中含有活性氧化剂,吸烟可能诱导内皮细胞氧化应激,从而导致端粒消耗。而戒烟或有可能逆转缩短的端粒长度。
此外,肥胖也可能通过氧化应激缩短端粒长度。
同样,糖尿病通过高糖负荷促进氧化应激,从而导致端粒长度缩短。而且糖尿病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白细胞端粒长度也有所不同,病程10 年甚至更长的患者其白细胞端粒长度比糖尿病病程小于1年的患者明显缩短。
研究者发现,胰岛素抵抗导致外周白细胞端粒变短,在其最终发展至2 型糖尿病的过程中,端粒长度也逐渐变短,端粒长度或可作为预测胰岛素抵抗时发生2 型糖尿病的指标。
另外,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的端粒长度与正常人相比存在在显著差异。随访5 年后发现,端粒短的高血压患者更易罹患冠心病。
来源:赵连泽,安友仲. 端粒长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中国循环杂志, 2018,33: 507.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