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8 12:44:58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42次
近日CHEST发布了最新的房颤抗栓治疗指南和专家组报告。这是撰写组专家通过回顾2012年以来的文献进行的更新。
“除了预防脑卒中(Avoid stroke with Anticoagulation),房颤的管理要以患者为中心,还需给予更合理的症状管理(Better symptom management),心血管其他风险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善(Cardiovascular and comorbidity risk management)。这种简单的ABC方法会从整体上给予房颤患者更好的管理。”撰写专家组指出。
其中主要推荐包括:
1.无瓣膜性心脏病的房颤患者,包括阵发性房颤患者,如果脑卒中风险低(如男性CHA2DS2VASc评分为0,女性评分为1),建议不要给予抗血栓治疗;
2.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如伴有≥1个CHA2DS2VASc脑卒中危险因素,应考虑接受应用口服抗凝药物来预防脑卒中,而非不加以治疗、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3.应用口服抗凝药时,优先使用新型抗凝药物,而非需调整剂量的华法林;
4.对于CHA2DS2VASc≥2的男性或者CHA2DS2VASc≥3的女性,应给予口服抗凝药物来预防脑卒中,而非不加以治疗、或应用阿司匹林、或联用阿司匹林、或联用氯吡格雷;
5.对于之前无诱因出血,或接受华法林治疗出血的,或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建议使用阿哌沙班、依替沙班或达比加群110 mg;
6.当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时,建议给予高质量的抗凝治疗,定义为达到治疗范围的时间(TTR)>70%,INR在2.0~3.0。如果TTR <65%,推荐给予更频繁检测INR,观察患者依从性,以及审查药物间相互作用,同时给予患者教育;
7.建议临床医生还应该注意改善出血危险因素,如还未控制的血压、不稳定的国际标准化比值、过量饮酒、或同时口服阿司匹林或非甾体类抗炎药;
8.HAS-BLED评分可应用于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高风险患者(HAS-BLED≥3)应更加频繁随访;
9.对于房颤>48小时或不清楚持续时间者,建议给予至少3周抗凝治疗或在复律前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这些患者不论基线脑卒中风险如何,成功复律后至少抗凝4周;
10.对于TEE显示伴有左心耳血栓的患者,建议推迟复律并持续应用抗凝治疗4~12周,以使血栓消退或内皮化。可根据患者情况重复行TEE;
11.对于行冠脉介入的房颤患者,多种抗栓治疗应基于出血风险以及置入支架临床实际情况评估;
12.择期行冠脉介入的患者,应接受三联治疗1~3个月;之后给予二联治疗(抗凝药物+氯吡格雷)直至1年,不过对于HAS-BLED评分为0-2的患者,可给予抗凝单药治疗。对于HAS-BLED评分≥3的高风险出血患者,推荐三联治疗1个月后给予二联治疗半年,之后再予以单一口服抗凝药物。
13.接受冠脉支架置入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房颤患者,应接受三联治疗6个月,之后给予二联治疗(抗凝药物+氯吡格雷)直至1年;HAS-BLED评分为0-2的患者,三联治疗半年后可给予抗凝单药治疗;对于HAS-BLED评分≥3的高风险出血患者,推荐三联治疗1~3个月后给予二联治疗直至1年,之后再予以单一口服抗凝药物;
14.对于颅内出血存活且复发风险高(如伴有可能的脑淀粉样血管病变)的房颤患者,建议给予左心耳封堵手术。
来源:
[1]Geoffrey D. Barnes. CHEST Guideline on Antithrombotics for Atrial Fibrillation.ACC. Aug 29, 2018.
[2]Lip GYH, Banerjee A, Boriani G, et al. Antithrombotic Therapy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CHEST Guideline and Expert Panel Report. Chest. 2018 Aug 21. DOI:10.1016/j.chest.2018.07.04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