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1 15:01:33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31次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张钲等人发表综述指出,在胸痛中心的基础上,以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医院为主导的急性心梗区域救治网络可能是适应当前中国部分地区的重要策略。
作者指出,美国已有较为完善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网络体系,急性STEMI 患者的病死率亦逐年下降。
自2011 年来,我国多省市根据各地条件建立了相应的急性STEMI 救治网络体系,2015年急性STEMI指南首次对建立急STEMI 救治网络进行描述,救治流程与美国指南基本一致。
中国与美国STEMI 指南对救治流程中各时间节点有相同的要求:首次医疗接触(FMC)至首份心电图时间小于10 min、非PCI医院转诊FMC 至球囊扩张时间小于120 min、PCI 医院FMC至球囊扩张时间小于90 min、进门至溶栓时间小于30 min。
中美研究均表明,建立急性STEMI 区域救治网络后,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明显缩短(我国从平均74~212分钟缩短至31~118分钟,美国从53~149分钟缩短至42~106分钟),指南推荐时间窗内行再灌注治疗的比例(我国从最高不到50%提至89%,美国最高从57%到86%)。
作者表示,中国在院前急救方面以PCI医院为主导,这是与美国急性STEMI 救治网络体系的重要区别。
在中国建立的大多数急性STEMI 区域救治网络中,是以PCI 医院指导为核心,主要流程为PCI 医院建立7×24 h 的工作团队,协作医院将患者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由PCI 医院指导转运与导管室启动。
而在美国,对于首诊PCI 医院的大多数患者能在90 min 内行直接PCI 开通血管。在院前急救系统已设置了专业培训的人员对STEMI 患者进行分拣,当院前心电图提示急性STEMI 时,根据预期转诊时间(120 min),决定直接转运或是先溶栓后转运。
在非PCI 医院中,医生会按照预先划分的区域,决定是启动溶栓治疗还是直接转运至PCI 医院。在一些非PCI 医院中,急诊科医师可直接联系PCI 医院转运或提前激活导管室。在大多数PCI 医院中都设有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环节。
作者认为,120 急救系统的优化是急性STEMI 救治网络的重要环节,未来研究可探索与各地区120 急救系统能紧密衔接的STEMI救治网络体系,加强120 急救系统在院前环节中的作用。
在院内急救流程方面,中国和美国救治网络体系基本类似。在急性STEMI 救治网络运行后的监督和反馈机制方面,中国仍有一定的欠缺。
作者指出,与美国急性STEMI 区域救治网络相比,中国可能还存在以下不足:
(1)对于PCI 医院或非PCI 医院,胸痛中心通过认证是保障救治流程的重要环节,但各地区的重视程度不一致;
(2)各地区的120 急救系统模式差别较大,需优化救护车、专业急救人员的配备;
(3)能及时解读心电图的合格人员比例不高;
(4)建立数据采集和反馈系统,不断完善急救网络的运行;
(5)STEMI 相关知识的公众健康教育在一些地区开展仍较欠缺;
(6)行政决策支持是保证该体系长期不断完善的基础,而这在某些地域的实施较缓慢。
来源:牛小伟,白明,彭瑜,张钲. 中国和美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网络实施效果的文献对比.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 812-815.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