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人工甜味剂的“四宗罪”:杀肠道菌群,升血糖、血脂,还污染环境

2018-10-10 10:03:06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0次

糖是“过街老鼠”,人工甜味剂就是“好鸟”?非也。随着大量研究的开展,人工甜味剂的危害一一浮出水面。

 

能“杀”肠道菌群

 

近日以色列和新加坡学者进行的研究发现,有6种人工甜味剂以及含有这些甜味剂的10种运动补品是肠道菌群的“潜在杀手”。

 

研究者发现,当消化道菌群暴露到这些甜味剂仅1毫克/毫升的浓度时,就会中毒。

 

6种人工甜味剂包括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糖精、纽甜、爱德万甜和乙酰磺胺酸钾。这些几乎遍布在各种零食的清单中,

 

从细胞水平升高血糖、血脂

 

之前一项来自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表明,三氯蔗糖在细胞水平即开始“作祟”。一旦进肚,会促进人体葡萄糖摄取,促进炎症水平和脂肪形成。而且这种作用在肥胖人群中更为显著。

 

而且三氯蔗糖与脂肪形成相关基因的上调呈剂量依赖关系。而且所有受试者甘油三酯均明显增高。

 

这项研究也为之前发表的研究加了脚注。

 

一项加拿大学者进行的研究就显示,一些为期较长的观察性研究发现食用人工甜味剂与体重增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相关。

 

另外,孕期如果母亲人造甜味剂摄入的多,还会增加后代为大于胎龄儿和7岁时超重/肥胖风险。

 

会降低体外受孕成功率

 

还有研究显示,人工甜味剂还与降低试管婴儿移植与怀孕的成功率相关,推测可能导致卵子以及由这些卵子受精后形成的胚胎质量变差。

 

污染环境

 

人工甜味剂已被确定为新出现的环境污染物,可存在于饮用水和地表水,以及地下水中。

 

美国心脏病协会(AHA)认为,对于人工甜味剂,多数研究为观察性研究,结果并不确定。适当使用或会减少吃糖,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减少心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但建议儿童禁止饮用甜味剂替代的甜饮料。

 

来源:

[1] Molecules,2018, 23 (10): 2454.

[2] Kristen Monaco. Artificial Sweeteners Impact Metabolic Health Even on Cellular LevelNot as healthy as consumers may think, researcher says. MedPage Today. March 20, 2018.

[3] CMAJ, 2017,189(28): E929-E939.

[4] Circulation,2018, 138(9): e126-4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