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5 11:50:53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6次
《2018稳定性冠心病(SCAD)治疗指南》正式发布。新指南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以及介入心脏病学组共同发起,全国85位专家齐心协力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指南专家组注重引用我国证据。新指南全文共计引用8项来自中国的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研究证据,其中包括两项随机对照试验。
2007指南称为"稳定性心绞痛指南",新指南称为"稳定性冠心病指南",体现了临床医生对稳定性冠心病理解的演变过程。
新指南的重要更新包括:
1 包括三种临床情况
本指南所指的稳定性冠心病指南包括3种情况,即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之后稳定的病程阶段。
以上均有共同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基础(心外膜冠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固定狭窄),临床上症状稳定或无症状,在缺血治疗上有共同之处。
本指南所指的稳定性冠心病指南不包括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和微循环障碍引起的心绞痛。
2 首次将验前概率(PTP)用于诊断SCAD
根据胸痛性质(3个等级)、性别、年龄(6段)3个参数,综合推断SCAD的PTP(表1)。
PTP<15%(低概率):基本可除外心绞痛。
15%≤PTP≤65%(中低概率):建议行运动负荷心电图作为初步检查。若诊疗条件允许进行无创性影像学检查,则优先选择后者。
66%≤PTP≤85%(中高概率):建议行无创性影像学检查以确诊SCAD。
PTP>85%(高概率):可确诊SCAD,对症状明显者或冠状动脉病变解剖呈高风险者应启动药物治疗或有创性检查和治疗。
注:浅蓝色区域为低概率,深蓝色区域中低概率,浅棕色区域为中高概率,深棕色区域为高概率
表1 有稳定性胸痛症状患者的临床验前概率(PTP,%)
3 强调无创检查用于诊断稳定性冠心病,冠状动脉CT的推荐级别低于运动负荷试验。
4 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要进行危险分层,并对危险分层的方法、标准进行了详细陈述。
5 该指南给出了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治疗、调脂等)具体建议。
6 介入治疗时,冠状动脉生理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地位。
7 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术后接受6个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对于DES置入术后出血风险低而缺血风险高的患者,可以考虑DAPT长于6个月,最长不超过30个月。
来源: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等. 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 46( 9 ): 680-694.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