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7 22:20:59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26次
10月17日,中国药学会发布“2018年公众十大用药误区”。这也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的2018年“全国安全用药月”活动之一。
这“十大用药误区”分别是:
误区1 滥用药:
比如儿童用药时,一定要求医生输液,认为“吊水”好得快,片面追求疗效。而且儿童用药也不是随便将成人用药掰一部分那样简单。
误区二 自行停药:
常见的不能突然停用的药物有降压药、胰岛素、抗癫痫药、肾上腺皮质激素、镇静安眠药物等。
误区三 担心胰岛素有依赖性:
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一听说要打胰岛素,就坚决拒绝;有些患者在口服药物控制血糖不理想的情况下,宁愿血糖高,也不愿打胰岛素。问其原因,他们说:打胰岛素就像吸毒一样,一旦用上就会成瘾,以后再也离不开这个东西了,需要终生用药,实在难以接受。
而研究显示,新发现血糖较高的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够采用一段时间胰岛素血糖强化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胰岛细胞功能,对患者长期控制血糖都有很大好处。
误区四 错误使用药品:
比如直接吞服泡腾片,大量气体会急剧充斥气道,有引起窒息的风险。
误区五 学别人用药:
有些老人听说阿司匹林可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卒中、心梗等,便自行去药店购买服用,服用一个月后发现拉黑便,原来是胃出血了!
误区六 担心不良反应:
药品说明书中记载的详细不良反应,并不是说药品质量不安全,反而代表对这个药品研究比较透彻。
误区七 听信偏方秘方治大病:
盲目崇信偏方、经方、验方、秘方和网络各种广告帖子,盲目治疗,这样很可能导致病情加重,使病情复杂,贻误治疗时机。
误区八 轻信海淘药品:
在购买药品药时应根据病情对症下药,不要盲目跟风,选择药品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
误区九 换季就去洗血管:
每年定期输一两次液没有效果,还有风险。
误区十 不接种疫苗:
疫苗不仅可以保护个体,更重要的作用是进行群体免疫。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