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克利夫兰眼中的2019十大医学创新:癌症、神经病变未来治愈或不是梦

2018-10-30 20:04:28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40次

一年又到岁尾,在崭新的2019年,医学领域会有哪些激动人心的变革创新?1024日,克利夫兰医学中心(ClevelandClinic)在2018医疗创新峰会上发布了它眼中的未来十大医学创新。

 

10.基于RNA的治疗方法:癌症、神经病变未来治愈或不是梦



核糖核酸(RNA),是将DNA上的遗传信息转运到蛋白质的“搬运工”,如果将哪些致病的基因变异拦截在传递到蛋白质之前,不失为一个机智的好办法。这就是基于RNA的治疗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走在实验室前沿,具有极大潜力,其最流行和最成功的机制包括反义核酸和RNA干扰。

 

这些治疗方法希望通过改变基因数据来治疗相关疾病。目前正在多种罕见的基因疾病中探索,比如亨廷顿病,以及癌症和神经疾病等。

 

基于RNA的治疗方法,为未来人类攻克疾病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9. 二尖瓣和三尖瓣经皮置换术和修复术:一经试水,将一发不可收拾

 

一根导管经皮入心,就能解决过去开胸手术才能解决的问题。创伤小,效果好,当前的介入治疗发展的如火如荼。随着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火热和成熟,经皮二尖瓣和三尖瓣术置换和修复术也开始粉墨登场,并且临床效果较佳。未来,这类手术会惠及更多患者。

 

8. 机器人手术革新:朝着“耗时短、创伤小、更精密、恢复快”奔去


 

对于手术而言,有效、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是一直遵循的原则。而外科手术室的机器人助外科医生一臂之力去更为靠近这一原则。这些机器人会借给外科医生非一般的手段和视野,让手术更精密,而且从脊椎到血管内的手术均可覆盖。什么患者恢复时间短、术后疼痛明显缓解,只是微创机器人手术治疗中患者获益的一部分。这一领域的向前迈进将会让更精确、更有效的手术走近患者。

 

7. 院前脑卒中出血扫描头盔:救治就讲究的是争分夺秒

 

出血性脑卒中虽比缺血性脑卒中少见,但却占脑卒中死亡的40%。为了尽快控制出血,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做到尽快诊断?一种出血扫描头盔,应运而生。这种头盔,可用于院前快速诊断,从而缩短救治耗费时间。

 

6. 虚拟和混合现实(VR/MR)走进医学教育:让医生们的技术更上一层楼

 

一提VR,很多人就想起了流行的新潮游戏。其实VR/MR也引起了医学领域专家的兴趣,比如VR/MR提供的虚拟和混合现实环境,就为传统医学教育加了点料。通过这种视听动作身临

 

5. 个体化3D打印:就为患者量体裁衣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位患者。而3D打印的多功能性可依造每位患者的解剖结构提供更优化的个体化治疗模式。目前,外部义肢、颅内/骨科内植入物和气道支架都使得3D打印让人另眼相看,而且在治疗很多复杂心脏手术也有闪光一面。某些产品甚至已经走向商业化发展之路。3D打印在未来会更具魔力。

 

4. 癌症免疫疗法:不一般的治疗或带来非一般的效果

 

为了攻克癌症,医学家们也算是绞尽脑汁。癌症免疫疗法,也被成为生物治疗,是一种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去战胜癌症的技术。

 

这种治疗方法已经有了一段时间,而且也涌现了一些新的免疫治疗靶点。目前,科学家们试图通过联合T细胞工程化等治疗来另辟蹊径治疗癌症。随着新的免疫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的每日刷新,各种类型的癌症或有望得到有效治疗。

 

3. 急性脑卒中抢救时间窗延长:让更多患者增加康复机会

 

掐掉大脑血供,持续5分钟以上脑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而言,时间就是大脑。有人曾说,延误1分钟就等于死亡190万脑细胞。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1.5小时进行溶栓治疗最有效,且不要超过4.5小时。不过新版指南建议扩大救治窗口。这一时间窗的延长预期会降低更多患者残疾风险并提供康复机会。

 

2. 医疗AI的到来:让医疗服务更为智能化

 

人工智能(AI)不知不觉渗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医疗领域也不例外。比如AI在临床决策、影像分析以及患者分诊等方面都有份参与。


AI也是临床医生的好助手,可帮助医生们更便捷地分析患者扫描结果,减少工作劳累;机器学习算法指出影像中存在的问题,从累积成山的电子病历系统数据库中筛查和明确其中的问题。随着AI在医疗领域的深入,医疗服务将会更为智能化。

 

1. 药物基因组学:终结阿片类药物泛滥危机

 

据联合国估计,近几年全球滥用阿片类药物的人达3500万之多。阿片类药物泛滥已经是很多国家的公共健康危机,中国也不例外。

 

但是慢性疼痛的患者需要阿片类药物,而临床上经过验证的各种替代治疗也并不能替代阿片类药物,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药物基因组学带来了希望。

 

药物基因组学检测通过分析患者基因组来预测其药物的代谢情况,避免药物不良反应以及避免不必要和无效的药物治疗。此外,药物基因组学检测还能辨别出那些虽服用阿片类药物但疼痛缓解基本没能缓解的患者,从而避免这些患者不停地处方这类药物。

 

总之,药物基因组学会让药物治疗更为精准,并有望解除阿片类药物危机。

 

来源:Top 10 Medical Innovations for 2019. Mddionline October 24, 201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