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BMJ文章称,<6岁儿童不建议吃感冒药,欧美已禁止

2018-10-31 23:14:47来源:中国循环杂志阅读:41次

儿童每年约有6~8次感冒,成人则有2~4次。普通感冒通常由病毒引起,虽然是一种自愈性疾病,但可对工作和上学造成很大影响。

 

BMJ发表的一项研究经过检索Cochrane数据库,发现许多针对普通感冒的非处方(OTC)治疗可以缓解鼻塞症状,如充血、流鼻涕和打喷嚏,但这些治疗的有效性证据有限,且质量低,缺乏明确的指导。

 


文章指出,普通感冒是自限性的,症状通常在710天内就可以解除,应向患者解释,治疗普通感冒,没有灵丹妙药

 

对于成人的流鼻涕症状,单药或联合产品中的减充血剂和抗组胺药是最佳选择,但效果很也不是很大,不良事件通常也不严重。


不能长时间使用鼻减充血剂

 

建议患者使用鼻减充血剂最多37天,长期使用会导致慢性鼻塞。

 

减充血剂包括麻黄素(即麻黄碱、伪麻黄碱)和羟甲唑啉、四氢唑啉等。病毒侵入粘膜尤其是鼻粘膜,可使血管扩张并引起肿胀。


减充血剂可收缩鼻内血管,减轻充血症状,但当药效逐渐减弱时,鼻内的小血管又可扩张引起充血和堵塞,会导致反跳性鼻充血的恶性循环,以致于要持续使用鼻喷雾剂。

 

儿童的证据更少

 

1、对于儿童普通感冒治疗的证据更为有限。不建议在6岁以下儿童中使用减充血剂或含有抗组胺药的配方,并建议612岁之间慎用。

 

2、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治疗可以缓解鼻部症状,还可以引起诸如嗜睡或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

 

3、儿童使用减充血剂可发生例如抽搐、心率过快和死亡。

 

4、其他常用的非处方药和家庭治疗,如加湿空气、桉树油或紫锥花,都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

 

5、可以给予盐水鼻腔冲洗以缓解鼻部症状。

 

6、已上市的抗病毒药物均无法有效减轻症状,还有不良事件,不能用于普通感冒。

 

7、抗生素不适用于普通感冒等病毒感染。抗生素并未减少化脓性鼻炎或明确的鼻炎的持续时间,且不良事件增加。


英国药品和医疗产品管理中心曾发文指出,感冒药给儿童健康带来的危害超过了其宣称的正面作用,并提醒医生和家长要警惕15种危险成分。这些危险成分包括:


(1)减充血剂:伪麻黄碱、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羟甲唑啉、塞洛唑啉。


(2)抗组胺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异丙嗪、曲普利啶、抗敏安。


(3)镇咳祛痰药:右美沙芬、福尔可定、愈创甘油醚和吐根剂等。


欧美已禁止6岁以下儿童使用感冒药


自2007年起,欧美国家已禁止6岁及以下幼儿使用儿童类感冒药,包括止咳、化痰、鼻塞和流鼻涕等常见感冒药成分。中国的儿童感冒中成药、糖浆等多含有这些西药成分,复合制剂安全隐患更大。


美国FDA指出,感冒药经常含有一种以上作用成分,如抗组胺药、减充血药、镇咳药、祛痰药,千万不要给儿童使用超过一种以上含有抗组胺成分(流鼻涕、抗过敏等)的药品。

 

来源:Mieke L van Driel, et al. What treatments are effective for common cold in adults and children? BMJ, 2018, 363:k3786.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欢迎关注“阜外说心脏”微信公众号


“阜外说心脏”—患者教育大讲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推出,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直播时间请关注本微信号“阜外说心脏”。网络直播视频也会以微视频的形式在本公众号发送,以满足不能观看网络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